<4月19日>“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三十二、三十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创建时间:  2019-04-11  朱一佳    浏览次数:


讲座题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

主讲人:张德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时间:4月19日(星期五)上午8:15-9:45

地点:宝山校区C512会议室

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张德禄,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会副会长;曾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语文体学、符号学、外语教学、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和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辞书等25部。共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其中获得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科学研究课题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完成教育部世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项等。

演讲内容简介:本讲座重点探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在第一部分,本讲座首先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发展动因,该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媒介与模态、模态和多模态等,论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即韩礼德的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理论;接着介绍多模态话语符号资源,包括不同符号系统的分类及其意义潜势;多模态话语的设计理念;多模态话语的语法模式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作用;探讨多模态话语中模态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多模态话语读写能力的类型和培养多模态读写能力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模态选择系统等。

 

讲座题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主讲人:冯德正(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助理教授)

时间:4月19日(星期五)上午9:50-11:20

地点:校本部C512会议室

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冯德正,现任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话语分析、传播与交际研究、语言教学等。他近年来在Journal of Pragmatics,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Pragmatics and Society, Visual Communication, Semiotica,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Narrative Inquiry,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Critical Arts等国际(SSCI/A&HCI)期刊与《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当代修辞学》,《外语研究》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他目前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家、教育部、香港政府及香港理工大学项目。他于2016年与2017年连续获得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卓越成就奖(科研)。

讲座内容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模态研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传播学、语言教学等学科的热点领域之一。多模态研究有很多创新点可以挖掘,研究方法容易掌握,而且有很强的应用性,可与教学研究、话语分析、语用学、跨文化研究等结合。为帮助老师与学生进行多模态研究,本报告将介绍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本报告以《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中男嘉宾身份的多模态建构为例,阐述进行学术研究及论文写作的思路,包括如何选题、搜集语料、建构分析框架、分析语料及进行讨论。





上一条:<4月26日>“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三十四)撒旦的太空之旅——弥尔顿与科幻小说

下一条:<4月19日>“话语•文化•社会”湖畔沙龙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