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曹莉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做讲座

创建时间:  2020-11-09  朱一佳    浏览次数:



11月6日下午3点,清华大学曹莉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反思现代性: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化观的价值与局限说》的讲座。讲座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校内外一千四百余人热情参与。此次讲座为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讲座的第五十一讲,上海大学出版社为讲座提供线上直播的技术支持,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尚晓进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曾桂娥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邓志勇教授、戴朝晖副院长、唐青叶教授及文学团队青年骨干教师在现场参加了此次讲座。

晚清以来,围绕中国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一直有中西古今之争,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主张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有选择地吸纳西方现代文明。曹教授的讲座围绕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化观、教育观及其价值与局限展开。她首先追溯了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渊源,指出吴宓深受白璧德等新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影响,延续了西方文化中对功利主义、感情主义和形式主义批判的思想脉络,通过创办《学衡》杂志在中国提出一系列新人文主义的主张,成为五四前后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其次,曹教授分析了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和教育观。在文化上,吴宓反对激进主义,坚持以传统为本,借鉴西方经典,试图以中庸和改良的姿态寻找中国的现代化路线,质疑和批判了新文化思潮中不加选择地拥抱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进化论的倾向。教育上,吴宓主张中西、古今、文理会通,提倡在大学中推行中西合璧的人文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对当代人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曹教授也剖析了吴宓思想与历史情境的内在裂隙,指出:尽管学衡派未进入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主流,但吴宓具有难能可贵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尤其是在反思现代性、构建中西文化整体观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思想遗产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讲座的最后,曹莉教授对师生们的提问给予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曹教授旁征博引,深具人文情怀,对现实有着敏锐的体察和批判性思考。本场讲座在线上和线下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讲座结束后,邓志勇书记与戴朝晖副院长还就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与曹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学院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刘敏杰 供稿)





上一条:纪念中国修辞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修辞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译员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讲座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