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友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亚太政治经济关系、中美日大三边关系、日本问题等。
办公室:C201
电子邮箱:youjun21@163.com / chenyoujun@shu.edu.cn
个人简介:陈友骏,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亚太政治经济关系、日本问题等,曾是德国发展研究所(DIE,2011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2018年)、柏林社会科学中心(WZB、2024年)等全球著名智库及研究机构的高级访问学者。在国内及海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在国内和海外的报刊、网络媒体上发表评论性文章3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六部,分别为「米中経済摩擦」(日文专著,中文名称为《中美经济摩擦》,晃洋書房、2011年4月)、《日本的新政治经济观》(时事出版社,2013年4月)、《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5月)、《聚焦亚太》(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11月,合著)《结构性改革与日本经济问题研究》(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冷战后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2月);主持并参加过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研究,个人论文多次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荣誉;撰写专报百余篇,相关成果多次得到中央和省部级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此外,其还担任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上海市日本学会理事、《日语学习与研究》(C扩)副主编、上海未来亚洲研究会秘书长等社会兼职。
主持国家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后日本经济外交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BGJ008,已结项:良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强推经济安保战略对中日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4BGJ062
主要经历:
2011年 德国发展研究所(DIE) 访问学者
2018年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访问学者
2024年 柏林社会科学中心(WZB)高级访问学者
代表性成果(独著):
《中美经济摩擦》,晃洋书房,2011年4月20日。(日语)
《日本的新政治经济观》,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4月。
《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5月。
《结构性改革与日本经济问题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
《冷战后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2月。
主要论文:
《岸田政府经济安全保障战略评析》(杨伯江主编;陈祥副主编:《日本研究报告(2024):日本战略转型向纵深演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4月,第133-146页。(第一作者)
《同盟延伸视域下美日产业合作新动向评析》,载《现代日本经济》,2025年第3期,2025年3月,第17-29页。(第二作者)
《日本人工智能政策进程及动因分析》,载《日本研究》, 2024年第4期,第1–14页。(第一作者)
《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历史性演变:内外因素合流下的递进式嬗变》,载《现代日本经济 》,2024年第5期,第16–39页。(独著)
《经济安保视域下日本全球数字经济战略浅析》,载《现代日本经济》,2023年第5期,第1-13页。(第一作者)
《日本政府数字经济政策评析》,载《日本研究》,2022年第2期,2022年6月,第63–75页。(第一作者)
《安倍政府对美政策及其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影响》,载《日本问题研究》,2022年第3期,第1-17页。(第一作者)
《“单边协调主义”下拜登政府对日政策解析》,载《东北亚学刊》,2022年第5期,第123-135页。(第一作者)
《日本外资管理制度的演变及新动向》,载《日本学刊》,2022年第5期,第101 – 126页。(第一作者)
《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日印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载《现代日本经济》,2022年第6期,第22-35页。(第一作者)
《日本出口管制政策及其对华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第6期,第18–27页。(第一作者)
《WTO改革下的中日竞合关系:以政策对比为基础性视角》,载《东北亚学刊》,2021年第4期,第42–55页。(第一作者)
《疫情背景下日本供应链的重塑及前景分析》,载《日本学刊》,2021年第5期,第109-140页。(第一作者)
《日本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构想与实践》,载《日本学刊》,2020年第4期,第32-58页。(独著)
《日本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构想与实践》,载《日本学刊》,2020年第4期,第32-58页。(独著)
《统筹协调“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载《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二十四辑,2019年,第295–309页。(独著)
《东北亚变局下日本保守主义势力的“拥核”论动因及前景分析》,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第110–124页。(第一作者,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特朗普政府对日政策的评析与前瞻》,载《日本学刊》,2019年第6期,第52-74页。(独著)
《日本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及其实践》,载《国际展望》,2019年第4期,第135–151页。(独著)
《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下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态度转变》,载《日本问题研究》,2019年第3期,第12-19页。(独著)
《中日加强区域及双边经济合作的动态及动因分析》,载《日本研究》,2019年第2期,第23-33页。(独著)
《日本亚太经济合作新趋向》,载《日本蓝皮书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第223-237页。(独著)
《日本亚太经济合作战略新动向刍议》,载《日本问题研究》,2018年第5期,第35-44页。(独著,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
「「新常態」における中国の経済外交」(独著,佐々木信彰編著『転換期中国の企業群像』晃洋書房、2018年5月10日初版第1刷発行、187~204頁)。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日本经济结构性改革——新理念的产生、引入与效果评估》,载《日本学刊》,2018年第2期,第87-108页。(独著,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
《从钢铁业节能改革看中国制造业的新常态绿色发展》,载《电力与能源》,2018年第1期,第69–75、97页。(独著)
《构建亚太经济治理新体系与中国的积极参与:现实困境与前景展望》(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四个自信”:新起点、新思想、新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年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第610-628页)。(独著)
《“新常态”与中国经济外交》,载《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12期,第87-97页。(独著)
《日本TPP战略及其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载《现代日本经济》,2017年第6期,第45-57页。(独著)
《日本对美经济合作新动向及前景评估》,载《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9期,第44-50页。(独著)
《中国引领亚太经贸合作机制转型分析》,载《国际关系研究》,2017年第4期,第117–135页。(独著)
《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构建》,载《科学发展》,2017年第7期,第92–100页。(独著)
《日本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载《日本学刊》,2017年第2期,第82-101页 。(独著)
“The Emerging U.S.-Japan Energy Allia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Vol.3, No.1, Spring 2017, pp.121-136. (独著)
《论中国对外投资的认识转变与发展经验》,载《东北亚研究》,2017年第1期,第37-46页。(独著)
「中国鉄鋼産業の発展と宝山鋼鉄」(佐々木信彰編著『現代中国の産業と企業』、晃洋書房、2016年10月10日、77~94頁)。(独著)
《安倍政府对台政策思维及日台关系走势》,载《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第1期,第133-148页。(独著)
《日本能源困境下的电力系统改革》,载《太平洋学报》,第24卷第2期,2016年2月,第54-64页。(独著)
《解析日本知识产权新政》,载《日本学刊》,2016年第1期,第134–157页。(独著)
《日本安倍政府的东盟外交:基于现实主义外交的理论视角》,载《东南亚纵横》,2015年第4期,第16–22页。(独著)
《试析日本在吉普提军事基地的部署与影响》,载《国际展望》,2015年第3期,第142–161页。(第二作者)
《论"安倍经济学"的结构性改革》,载《日本学刊》,2015年第2期,第75-92页。(独著)
《论日本积极和平主义的实质》,载《国际观察》,2015年第2期,第126-138页。(独著)
《日美能源合作的新动向及对中国的影响》,载《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第21–30页。(独著)
《日本安倍政府对东盟的现实主义外交刍议》,载《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5期,第65–71页。(独著)
《日本的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3期,2014年5月,第59-65页。(独著)
《日本经济的现状、困境与展望:兼评<日本经济再生战略>报告》,载《东北亚研究》,2014年第1期,第38-48页。(独著)
《“安倍经济学”的构想与困境》,载《太平洋学报》,第22卷第2期,2014年2月,第85-93页。(独著)
《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改革、创新与理念融合》,载《亚太经济》,2014年第1期,第89-96页。(独著)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及内核深化》(上海市经济学会编:《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3》,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99-215页)。(独著)
《福岛核事故对日本核电工业的影响及其中东政策的调整》,载《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第5期,第78-88页。(独著)
《日本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其动因》,载《现代台湾研究》,2013年第2期(总106期),第38-44页。(独著)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载《日本问题研究》,第27卷第1期,2013年,第17-23页。(独著)
《中国与日本传统产业合作的前景:基于经贸发展的现状分析》,载《台经》(中国台湾),台湾经济研究月刊,第35卷第12期(总号:420),2012年12月5日出版,第75-83页。(独著)
《透过普天间问题看民主党执政以来日美关系的波动》,载《日本研究》,2012年01期,第86-92页。(独著)
《刍议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载《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4期,2012年8月,第33-40页。(独著)
《评析日印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载《日本学刊》,2012年第3期,第87-100页。(独著)
《刍议震后日本经济》,《东北亚研究》,2012年第1期,第45-52页。(独著)
《国际贸易体系改革与中国的积极参与》,载《国际展望》,2011年9/10月,2011年第5期,总第14期,第91-104页。(独著)
《日本的对非外交:现实利益与大国雄心的驱动》,载《东北亚研究》,2010年第4期,第50-57页。(独著)
《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载【日】《世界经济评论》,第54卷第3号,2010年5月,第71-78页(独著,日语)。
《刍议鸠山版“东亚共同体”》,载《东北亚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77期),第25-29页。(独著)
《中日美三国体系框架下的日本新政权》,载《辽东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2010年4月,第114-119页。(独著)
《金融危机下的日本亚洲经济合作战略》,载《亚太经济》,2010年第1期,第35-39、64页。(独著)
主要教材(独著):
《日本的新政治经济观》,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4月。
《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5月。
《结构性改革与日本经济问题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
《冷战后日本对华经济外交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2月。
荣誉:
①单独或合作撰写各类内参报告100余篇,多次获正国级、副国级及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②多次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