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上海大学第八届本科生学术论坛暨青云书院第三届本科生学术论坛(外国语学院海星分论坛)征稿启事

创建时间:  2025-07-09  华阳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上海大学本科生教育大会精神及学风建设大会精神,激发本科生学术创新意识,引领本科生学术创新风尚,展示本科生学术创新成果,搭建本科生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加快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学校将组织开展2025年第八届本科生学术论坛。

青云书院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三个专业学院共同组成,书院积极对接国家“新文科”总体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中西交融、古今贯通、德业兼修、以文化人的一流书院。青云书院打造“五青工程”课外培养体系,着力培养胸怀家国、文史兼修、中西汇通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

青云书院本科生学术论坛是由青云书院中三家专业学院在原有成熟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共同打造的本科生学术论坛。本论坛是青云书院“五青工程”课外培养体系中“青云尚学”板块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文学院启思论坛、外国语学院海星论坛和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本科生学术论坛共同组成。

外国语学院海星论坛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与对象

外国语学院全体本科生

可个人或团队参赛(不多于五人,第一作者需为本科生)

二、选题要求

本次论坛论文主题不限,专业内容不限制,投稿人可根据研究方向自设主题,也可以根据以下专设主题投稿,鼓励跨学科投稿。

(一)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强调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不仅代表着生产力的现代化,更体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新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因此,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研究方向: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特征研究; 新质生产力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关系研究;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创新发展实践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

(二)探索数智化未来:科技创新与发展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深入,数智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数智化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运行机制, 也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

研究方向: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智能化制造;数字化企业与智慧城市、数字医疗与健康管理;智能教育与个性化学习;数智化社会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

(三)共筑可持续,青年领未来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引领者,青年一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青年人作为时代的佼佼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本专题旨在激发本科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研究;跨学科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征稿要求

1.具有科学性和原创性,恪守学术诚信,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2.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如内容与导师研究课题直接相关,须有导师签字认可;

3.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一般不超过五人,第一作者须为本科生) 投稿,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合作研究和投稿,评审过程中不得增删作者或调整署名顺序;

4.论文写作符合学术规范,字数在 3000—10000 字之间,中、英文均可;

5.已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可申请在论坛上做总论坛学术交流,不参与评奖。

四、论坛安排

1.即日起至9月22日,论文征稿阶段。

2.9月底,论文初审及分论坛答辩阶段。

3.10月上旬,公示获奖结果并推荐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品至书院(择优推荐至学校)。

五、奖励设置

1. 外国语学院分论坛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2.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推荐至书院及学校评选,学校将为最终获评一、二等奖获奖作品(含作者和指导教师)颁发加盖“上海大学”印章的荣誉证书。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21-661333011

邮箱:18721951813@163.com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5年7月9日







下一条:2025年暑假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