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语学人”湖畔系列讲坛顺利举办第一期讲座

创建时间:  2019-09-11  朱一佳    浏览次数:


2019年9月6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第1期“外语学人”湖畔讲坛。本次讲座邀请了学院唐根金副教授和朱巧莲副教授作主讲人,英语系二、三年级本科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首先,唐老师以“How to Find the Poet in Yourself?”为主题,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意义、以及如何读诗。讲座以歌德的一句名言开题,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在场的同学认为诗歌可以是一首歌曲,也可以是语言的一种优美表达。而唐老师认为诗歌是能使人感动,激动,同时能引起思考、使人明智的文字形式,细细品味的话,诗歌还可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培养健全人格。接着,在唐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几首诗。正如唐老师所说,诗歌并不是只有押韵,也未必需要华丽的辞藻,而是要引起共鸣,撼动人心。最后,唐老师以一首歌曲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与一首自创诗Father结尾,字里行间的遗憾和思念使同学们想起那些与父亲一起的美好时光,深受感动。

随后,朱老师以“What Makes a good Interpreter?”为题为大家打开了口译世界的大门。首先,朱老师介绍了译员及口译的分类。译员在工作中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口译分为交传与同传,相比较交传而言,同传对译员的要求更高,也更具压力。但无论是交传还是同传,都有极大的挑战性。译员不仅要具有双语能力,还需要在高压的情况下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此外,广阔的知识面,强大记忆力和有效的笔记也是成为译员的重要因素。朱老师以自身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译员的工作与生活,比如译员对活动中小到席卡和菜单的翻译都需要提前确认,需要十分细心。最后,朱老师对同学们提出殷殷期盼,希望同学们要不断提升自己,锻炼综合能力。

本次讲座顺利结束,同学们从唐老师的讲解中感受到了诗意的世界,从朱老师的译员之旅中体会到了口译的不易,相信在之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加倍努力提升自己。(马静 黄嘉程文)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分工会举办第三季度集体生日会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召开2019秋季学期全院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