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11日下午,上海大学2020年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日关系史料研读”系列讲座第十讲在校本部C112开讲。本次讲座特邀越南社会科学学院汉喃学博士生、红河学院副教授叶少飞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做专题讲座。讲座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赵莹波教授主持,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师生参与。
本次讲座共分为两场,第一场由叶少飞副教授就“十六至十七世纪越南日本的‘真’‘假’国王与东亚世界秩序”做专题讲座。第二场由陈波副教授就“朝鲜与日本围绕三藩之乱的情报交涉”做专题讲座。
首先,叶少飞副教授为大家做第一场讲座。他先详细介绍了十六至十七世纪“安南国王”和“日本国王”的具体情况,指出在日本和越南的来往文书中,通信主体称“日本国王”和“安南国王”这一现象与当时日本和安南的政治情况皆不相符。接着,叶少飞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文献记载为大家讲述了越南与日本古文书中的“安南国王”与“日本国王”以及安南发往朝鲜文书的年号问题。最后总结道:十六至十七世纪出现在东亚真真假假的国王们,其对外仍然以朝贡体制进行运作,这是朝贡制度在东亚世界秩序中的直观呈现。
接下来,陈波副教授为大家做第二场讲座。他先对清代中朝日三国的异国情报搜集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北京玉河馆、釜山倭馆、长崎唐馆、长崎出岛荷兰商馆等清代中朝两国异国情报搜集的据点,指出清朝获得日本情报的途径一是依靠朝鲜的“倭情”咨文,二是直接派遣间谍赴日侦查。然后,他引用一系列相关史料为大家讲解了对马倭书与朝鲜传闻,得出结论:朝鲜王朝与德川幕府在获取三藩之乱的情报方面各擅胜场,日本屡屡以虚假情报试探朝鲜的反应,朝鲜则极力进行情报封锁。两国表面上依据交邻原则互通声气,实则同床异梦,时刻提防对方的情报讹诈。
两场讲座结束之后,赵莹波教授对此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大家的问题逐一进行答疑解惑,大家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十分精彩,学术氛围浓厚、资料详实、脉络清晰,大家在本次讲座中都收获满满,这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陈明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