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施旭教授受邀来外国语学院讲学

创建时间:  2021-06-15  朱一佳    浏览次数:



6月11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施旭教授应邀在校本部B308室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当代中国话语的文化研究范式》的精彩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教授主持,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金娜娜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辛君珺博士以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20余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施旭教授首先介绍了文化话语研究的背景。他指出,西方语言很多意义必须通过语法表达出来,而中国的文化较为含蓄,时常借助于“心灵交流”,因而研究中国的语言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理论。鉴于此,很多学者提出,不同文化语境应使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形成不同的理论。学界现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第一,有学者认为应该用一套普世的理论来分析各个语境下说话人以及内容的差异;第二,也有学者认为每个需要都不同,不同文化下语言有不同的竞争关系;第三种观点是跨文化交际,认为交际是有文化性的。



接着,施旭教授阐释了文化话语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出发点。人类交际,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普遍性),但同时,内部又存在“话语”间的差异性(异质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竞争性、合作性)。他认为,针对跨文化话语研究,我们要关注文化的竞争性和差异性。他深入剖析了话语研究的重要概念,指出话语(discourse)是指特定族群在特定的历史关系和文化关系中为着某种目的而使用语言等手段所进行的(具体)交际实践。由六大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交际主体、言行/意旨、媒介/渠道、目的/效果、文化关系、历史关系。而话语族群(discourse community)是由共同背景、规则、符号、社会经济条件的团体组成,比如中国社会、亚非拉世界、西方世界等。话语体系(discourse system),是支撑、指导、制约、构成交际实践的交际体制、交际原则和统筹系统,因而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施教授指出:“话语不仅是表述体系或思维体系,而是交际体系和交际原则结合的统筹体系。两者结合才能保证语言具有效力”。文化,特指一个话语族群在话语实践中,往往通过语言、民族、传统、习俗等符号、器物和行动,构建与其他话语族群的差异关系和互动关系。施教授认为,文化是在交际中维系、改变和创新的。文化话语研究的目的则是为了揭示人类交际的文化多样性、异质性、竞争性、共同性,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他还深入探讨了文化研究的研究问题及原则。文化话语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产出了一批以突破西方藩篱、传承东方智慧、关怀本土现实、追求多元文化创新为特征的学术成果,正成为改革社会科学的新兴力量。他指出,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哲学框架、理论框架、方法框架及问题框架。

最后,在理论诠释的基础上,施旭教授为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入理解文化研究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还对国家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进行了案例解构,例如以“人权问题”、“国家军事战略问题”、“国际贸易竞争”、“杭州市城市发展问题”、西方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等主题为例,探讨了作为文化话语的国家安全观。他重点分享了“文化话语视角下中美俄国家安全观研究”,该研究仍以关注人类文化多样性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比以更好的理解某一个特定的话语体系。该研究主要对比刻画了2014年以来的中美俄三国国家安全观,将三个国家部分国家安全报告作为话语材料进行国家政策话语研究。分析方法上主要强调国家安全观话语的内涵和联系,在国家安全局势的评判、国家安全载体的界定、国家安全威胁的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他指出,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基石和原则,也是国家安全实践的指针和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一个国家的特点,影响国家之间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沟通,进而影响国际关系。作为文化话语的国家安全观是由关于国家安全的理论化情态化话语建构,并非是孤立存在的,是与他人互动从而形成的某种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或者知识的表达,而且是一种国家立场的表达。

外国语学院的于梅欣博士主持了讲座互动环节并做了总结。在场师生与施旭教授就话语研究在“科技安全”及“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施教授特别指出,在对外话语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创新、重视新媒体等媒介的作用,不能忽视受众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破解西方所设置的某些话语议题,跳出固有思维困境,才能更好地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在大家热情的互动讨论中,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延长到两个半小时,施教授的讲座令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受益匪浅。(贺靓、刘静宜 供稿)






上一条:乘对外教育开放大会之风,展国学经典双语研究之翅——外国语学院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侧记

下一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