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郑任钊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举办了题为“春秋与《春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赵莹波教授主持,我校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等多个的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郑任钊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围绕《春秋》的命名由来、孔子对《春秋》的贡献、《春秋》的奇特之处以及《春秋》三传的相关问题,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次深入的学术解读。郑任钊教授从“春秋”二字的历史渊源讲起,指出西周前期仍然沿用春秋二时制,后世将冬夏附在春秋之后,形成了春秋冬夏的四季划分。并针对《春秋演孔图》中孔子形像的描写进行了妙趣横生的解读,展现了孔子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春秋》为六经之一,叙述简洁,全文仅1万多字却记载了240多年历史。郑任钊教授特别强调,《春秋公羊传》作为今文经学,寄寓微言大义,通经致用,更专注于社会哲学、政治哲学。而《周礼》作为古文经学,偏重训诂、典章制度和历史事实,专注于文字学、历史学。紧接着郑任钊教授以《春秋》中的丢字、错字现象为例,剖析了孔子春秋笔法的妙用。
随后,郑任钊教授还区分了《左传》与《公羊传》《穀梁传》的不同特点,指出《左传》是古文经,详于记事,而《公羊传》《穀梁传》是今文经,详于大义,更注重义理的描写。并通过分析晚清学者对《公羊传》义理的运用,认为公羊学是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而晚清之后,经学的作用逐渐衰退,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也逐渐瓦解。
孔子编纂《春秋》,旨在“拨乱世,反诸正”,试图重新确立道德和审美的标准,以期结束社会伦理的混乱状态,重建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郑任钊教授的这一解读,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和历史变革。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提问,与郑任钊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郑教授耐心地倾听了每一位提问者的问题,并给予了详尽而细致的解答。
最后,日语系主任赵莹波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赵莹波教授表示,通过这次讲座,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以及它与《春秋》所蕴含的儒家大义之间的紧密联系。
外国语学院 任晓艾 詹佳琪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