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针尖上的非遗课堂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绣出未来”大创团队校园实践活动顺利启动

创建时间:  2025-03-30  华阳    浏览次数:


2025 年 3 月 24 日,上海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绣出未来” 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龚萍一行7人走进上海大学附属小学,面向四、五年级22名小学生展开了一场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与传承实践活动。上大附小艺术辅导员王丹老师与德育处潘雅萍老师全程参与课程活动并给予宝贵指导。

活动围绕 “历史溯源 - 艺术解码 - 实践传承” 三大主线,精心构建了三个递进式模块:首先进行的是历史脉络梳理,结合顾绣文创互动与非遗传承人纪录片,引导学生感知顾绣四百年传承的文化基因;继而通过动态演示“半绣半绘” 技艺特征,解析顾绣艺术密码,并组织学生分组研讨现代传承路径;最后开展基础针法教学与创意绣制实践,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领悟非遗技艺的当代价值。在项目组精心设计的 “三重体验” 框架下,学生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感受顾绣艺术魅力,更以沉浸式实践完成从文化接受者到传承参与者的身份转换,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环节由助教团队演示齐针、铺针等基础针法,强调“以线代笔”的创作理念。学生在绣制过程中体会"劈丝如发"的精细工艺,虽然作品尚显稚嫩,但已能完整呈现顾绣“画绣合一”的艺术特征。活动尾声的作品展评环节,学生代表从构图创意、色彩搭配、针法运用等维度阐述创作思路,展现出对非遗技艺的深层理解。



本次“顾绣进校园”活动为期三周,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大附小、创新创业学院及外院团委联合主办,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近年来结合专业定位,发挥专业优势,融通产教研学用,推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所推出的实践教学改革举措之一。活动深度融入上大附小思政教育实践体系,探索非遗文化在现代教育场景的转化路径,构建可复制推广的传统技艺传播范式。(供稿:2022级汉语言专业王若旭,2022级英语专业周以静)





上一条:拥抱 AI 浪潮,赋能外语教学——外国语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下一条: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30周年院庆筹备组会议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