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铸魂正当时,团学赋能启新程——外国语学院团日活动分享会暨首期团支部书记沙龙圆满举行

创建时间:  2025-04-21  华阳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1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团委在宝山校区D109室召开了团日活动分享会暨首期团支部书记沙龙。本次会议紧扣 “青春铸魂强根基,团学赋能促发展” 的主题,旨在为各团支部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推动团日活动高质量开展,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各本研团支部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春季学期团日活动的精彩经验与创新思路。



分享会伊始,团委组织部的陈恩惠同学对团日活动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从活动的组织流程、注意事项,到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与价值,陈恩惠同学都一一解读,让在场的同学们对团日活动有了更为清晰、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分享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曾两度获评上海大学“十佳活力团支部”的2023级外国语言文学班团支书戴雅宁同学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在介绍2024-2025学年冬季主题团日活动时,戴雅宁同学分享,她采用了“理论学习+实地参观+专业实践”的创新模式。借助上海大学的丰富资源,邀请青年讲师团开展理论讲座,拓宽同学们的视野;组织同学们实地参观鲁迅纪念馆,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合支部的外语专业特色,制作英、日、法、汉四语视频讲述鲁迅的故事。戴雅宁同学提到,在制作过程中,支部成员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分工明确,从文案写作、摄影记录,到视频剪辑、四语朗读,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并且,他们还根据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精心调整视频的节奏与呈现方式,结合外国友人的建议和社交媒体的数据反馈,不断优化视频内容,成功打造出具有支部特色的品牌活动,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接下来的跨院跨校案例剖析学习环节同样精彩纷呈。陈恩惠同学再次上台,带领大家学习全国高校优秀团日案例。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团日活动令人眼前一亮。他们创新地将 “语言 + 党团” 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传播党团文化;通过 “国际交流 + 本土实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开展 “社区服务 + 专业服务”,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服务中,实现了服务效能的转化,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屡获佳绩,为同学们树立了优秀榜样。上海交通大学外院的创新实践也给大家带来诸多启发。他们推行的 “沉浸式学习” 涵盖多个维度,让同学们深度参与其中;构建的 “外宣实践” 四级阶梯,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采用 “数据驱动” 的活动迭代方式,依据数据不断优化活动方案,提升活动质量。上海大学通信学院的特色做法同样值得借鉴。在班委配置上,他们实现 “跨界协同”,通过每周班委例会、定期走访寝室和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 “班宠 IP + 新媒体运营” 进行文化渗透,增强班级凝聚力;推动 “专业实践 + 理论学习” 深度融合,助力同学们将知识学以致用。



在提问答疑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前期线上收集汇总的共性问题被一一抛出,同学们围绕如何调动同学参与积极性、结合专业特色设计活动、应对学期制改革后的活动时间规划,以及材料提交规范与评优标准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在思维的碰撞中,为团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最后,学院团委书记马思涵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马老师对本次分享会和团支部书记沙龙的举办给予充分肯定,对各团支部在团日活动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表示赞扬,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团日活动中继续秉持创新精神,紧密围绕主题,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富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团日活动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它作为首期团支部书记沙龙,不仅为各团支部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更为未来的团日活动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的团日活动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

供稿:陆卓言





上一条:​光影盛会映初心,志愿同行绽风采——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30届上海电视节上海大学志愿者宣讲会暨志愿项目启动仪式顺利开展

下一条: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设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