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外国专家大讲堂(秋)系列讲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Robert Levine教授专题系列讲座首场于校本部C506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英语系主任马拯副教授主持,来自外国语学院及其他学院的教师、硕博研究生等40余人参与研讨。

首场讲座以“逻辑、语法与推理:又一条永恒的金带”为题。Robert Levine教授从“永恒的金带”这一源自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1979年著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条永恒的金带》的核心意象出发,指出在数学、艺术与意识之外,逻辑、语言与推理之间同样存在一条深刻交织的“金带”,构成人类理性与表达的另一基础连结。

讲座中指出,逻辑虽常被视为数学的抽象产物,实则深深植根于自然语言的词汇系统之中。例如日常语言中的“and”“or”“not”“every”等词语,其本身就蕴含特定的推理规则。当人们使用这些词语构造语句时,实则在无意识中启动了一套严密的逻辑演算系统。由此出发,讲座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结构与逻辑形式之间的内在一致性。Robert Levine教授提出,人类语句的构造过程,本质上可被视为一种隐性的逻辑演算;而语法结构,可能正是逻辑系统在自然语言中的具象体现。语言因此成为符号世界与人类认知机制交汇的关键界面,也是推理能力得以表达与传递的媒介。
整场讲座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既有对经典哲学与语言学理论的回顾,也融合了当代认知科学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最新解读。Robert Levine教授以清晰的阐释与生动的语言,引导听众重新审视逻辑的语言起源与推理的言语本质,为理解“何为逻辑”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系列讲座为期8周,共16场,将系统探讨逻辑、语言与推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校内外师生带来语言学与逻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内容,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开放包容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氛围。(朱雨雯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