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小学期系列讲座第四讲“日常美学及其在儒家伦理学中的地位”

创建时间:  2017-06-27  刘佳    浏览次数:


621日下午一点钟,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小学期系列讲座第四讲如期在C512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纽约城市大学史丹顿岛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Andrew Lambert就"日常美学"这一英美哲学研究中新兴的领域进行了专题分析。讲座由英语系邵庆华老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教授、英语系骨干教师和哲学爱好者出席了讲座。
Lambert教授首先阐明了"日常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随后以儒家"乐感文化"和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为指导论证了"日常美学"中所蕴含的以乐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Lambert教授指出"日常美学"在中国可追溯至孔子时代乃至更早的时期。礼和乐是古典儒家思想的核心,显然具有美学意义;它们在早期文本中也蕴含着伦理思想,因为它们发挥着规范和生产日常社会生活的作用。
Lambert教授从西方汉学家的哲学视角阐释了古典儒家传统在人们审视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体验中所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以儒家思想中的"乐"和"仁"等理念为进路探讨了日常美学体验与道德行为的当代范式之间的关系。
Lambert教授以流利的中文和深厚的古汉语文化底蕴为在座观众呈现了当代哲学研究关注世俗生活,探索道德的现代性的时代风貌。
(修辞批评研究中心   供稿)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小学期系列讲座第五讲“盾与弓:论《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的武器和权威”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小学期系列讲座第三讲“从古希腊人到谷歌:字母如何形塑了西方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