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信息(12年第15期)

创建时间:  2012-12-26  刘佳    浏览次数:


20121126日~1216
交流信息、激励人心、引领舆情、记录历史!
要闻
外国语学院青年联谊会举行"青年博士发展论坛"
113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举行了主题为"沟通、凝聚、创新"的青年博士发展论坛。院党委书记施雯、院长周平、副院长冯奇以及我院博士和在读博士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首先,周院长在致辞中提出了如何提高并保持科研创新能力的问题,并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引领大家寻找答案。冯奇教授认为青年教师应该在压力中寻找机会、抓住机会,并着重介绍了文科各大科研项目的申请条件和时间节点。在自由发言阶段,青年博士们各抒己见,就各自在科研和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困惑以及今后的发展计划展开讨论,并为学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献计献策。
本次论坛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达到了沟通目的,也为我院凝聚科研力量、实现协作创新打下基础。青年博士们一定会牢记施书记的勉励之语:青年博士既是教师又是研究者,我们要坚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青年教师联谊会 供稿)
外国语学院第七次团学双代会顺利召开
1130日下午,共青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外国语学院第八次学生代表大会在行政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团委书记胡大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施雯、校学生会、各兄弟学院团委学生会代表以及外国语学院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大会分为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预备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大会各项重要草案。正式会议开始后,代表们首先观看了《外国语学院2011-2012学年团学工作巡礼》视频,回顾一年来学院团学工作成果。接着,校团委书记胡大伟、校学生会副主席唐云杰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施雯先后致辞,他们都对外国语学院过去一年来的团学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展望未来,希望今后学院能够再接再厉使得团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同时,胡大伟书记希望外国语学院能够继续加强与校团委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建共享共同进步。
大会期间,审议并通过了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余丽娜的《共青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学生会副主席张天渝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七届学生会工作报告》。随后进行了激烈的新一届团学委员会候选人竞选演讲,35位候选人精彩的演说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经过后续紧张的投票与计票,共产生新一届团学委员会成员24名。同时,大会还对23名上一届优秀团学委员进行了表彰,学生会副主席张天渝和竞赛部部长奚哲发表了充满真情的学生会任职3年的工作感言。
会后,召开了新一届团学委员会议,希望新一届团学委员会能齐心协力,服务全院广大团员青年,为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作出新的贡献。
(沈雨虹 供稿)
学术经纬
"东方讲坛"之"趣谈中西文化"在外国语学院举行
12月12日下午,四川外国语学院期刊社副社长、《外国语文》主编、博士生导师熊沐清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带来一场题为"趣谈中西文化"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冯奇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教授、青年教师及全体研究生聆听了这次讲座。
熊沐清教授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以《三国演义》中的《临江仙》切入,认为这首词不仅蕴涵了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小说的结构观,还透露出了汉语的诗性特征,带有佛家思想和小农避世的思想等。熊教授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即"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时间观",随后他以此为铺垫,总结了汉语的时序统御原则和英语的主语统御原则形成原因以及各自特点。在讲座的第三部分,熊教授通过大量文学材料的分析概括了中西小说不同的叙述结构,并以此为导入,就另外一组文化概念"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展开讨论。通过列举分析大量文学作品,熊教授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天人二分"的思想,西方人也并非全都主张"天人二分"。讲座的最后,熊教授对东西方传统社会中,哪一方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一些这一问题做了兼备理论性和趣味性的解答。
熊沐清教授主要研究叙事学、话语分析和英美文学,近年来致力于认知诗学研究,并主持以认知诗学为内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人物。熊教授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东西方文化研究功底,纵横古今,将文化领域中的概念与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众多交叉学科等紧密结合,在场的师生深受启发,不时奉上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熊沐清教授与在场师生就中西文化差异中各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为此次"东方讲坛"献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刘洋  供稿)
文学院董丽敏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
1214日,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董丽敏教授在C512室做了一场题为"性别如何政治——对当代中国妇女研究的一种反思"的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周平、副院长冯奇及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曾桂娥副教授主持。
董教授先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讲述研究的问题缘起,分析如何在20世纪中国语境下讨论"性别"问题及如何确认"性别"的有效性与有限性。董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中国妇女研究存在着历史性纬度与政治性纬度缺失的问题。其中,董教授对一些"常识"结论提出质疑,反思妇女研究与历史、政治关联出现症结的原因,并从理论高度和与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董教授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妇女研究的情况,明确指出妇女研究重心的嬗变,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市场、学院和知识分子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她认为"两性平等不能概括妇女解放的全部内容",应"恢复妇女研究从一种有限的文化政治到可以变革现实的能量的转化",指出历史化性别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化性别的必由之路。董教授还强调,中国的国情与西方不同,因此西方关于女权运动的理论不能涵盖中国。
董丽敏教授两个小时的讲述让在座师生意犹未尽,问答环节妙趣横生,充满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外国语学院院长周平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的研究领域有许多共通之处,董教授的本土视角和理论深度为妇女研究提供了鲜活内容,必将进一步促进两院的友好合作与交流。
(江春媛 供稿)
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出席外语院校高层论坛
128-9日,"第四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冯奇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外语院校的发展及其使命"的发言。
冯教授通过介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关于"走出去""引进来"的内涵规划和实施情况,提出我院已在目标上明确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坚定性,并通过推出和引进优秀成果、开展合作研究和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实施"引进、走出"的战略。他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外语院校和综合高校的外国语学院要发挥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中的独特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形成"走出去"的推进合力,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冯教授的发言,引起了热烈讨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走出去"方面的成绩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其中"怎样认定走出去的成果"等问题更是直指"引进、走出"战略的核心,引导与会者关注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届论坛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国外语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系列工作部署之一。在开幕式上,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以及承办方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做了主旨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绍山、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四川外国语学院副校长董洪川和李兵、袁筱一等来自全国17所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协同创新能力""增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竞争力""发挥外语院校特色、优势与先导作用,加强'走出去'战略平台建设"以及"外语院校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作用"等议题,在高层论坛和分组讨论中,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广泛的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高校开展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的战略任务规划须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立足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妥善回应和解决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科学把握对外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相结合,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
(李晓媛 供稿)
外国语学院举办跨文化交际研究沙龙活动
1214日,外国语学院举办跨文化交际研究沙龙活动,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的两位老师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了两场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报告,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庄恩平教授主持。
乔治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本科生项目主任Kris Acheson-Clair博士的报告给出了乔治亚州立大学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定义,并从学院和学校两个层面向外语学院师生展示了乔治亚州立大学在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课程结合上的尝试和成果。在学院层面上,以思辨性的写作项目为载体,强调学生发现文化的技巧和能力;在培养未来外语教师的课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文化语境设置和完成外语教学,并积极开拓海外学习项目。在学校层面上,乔治亚州立大学开启全球化教育教师研讨会。鼓励教师针对自己的所授课程,思考如何与跨文化沟通理念结合。每年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主动申请,通过两天的密集研讨对自己的课程计划、目标和要求进行重新整合,不仅强调跨文化沟通的知识储备,更要注重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意识的培养。
在这些尝试中强调的能力都是中国大学生所欠缺的,如独立思考能力、调研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等,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问题和思考。Kris博士在回答师生问题时还指出:这样的文化发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前期各种课程的铺垫,这不仅对学生,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位教师Louise Gobron则分享了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的教学方法和心得。其中着重阐述了literature circles这一有效教学方法,通过分组阅读,让组内的学生承担起不同的角色促进阅读效果,加强学生互相监督和测评。并与在场我院师生就学习动机、语言熟练度、学习成效检测和教师满意度进行了探讨。师生问答踊跃,讨论气氛热烈。庄恩平教授点评了两位老师的发言,鼓励并期待更多的外语人肩负起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外语课程结合的重担,为我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愿景献策献力。
乔治亚州立大学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中心城市亚特兰大,2013年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较多学科和项目在全美高校排名前十。此次乔治亚州立大学两位老师的上海大学之行还将考察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生活,旁听英语课程,为今后两校师生互换和科研合作打下基础。
(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 供稿)
赵莹波博士参加学术研讨会
日语系派遣教师赵莹波于1215——17日期间,参加了由中国日本史学会和天津社科院主办的"中国日本史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日本史学会2012年会。
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研究日本史唯一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学会有正式会员300余人,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学会下设九个专业委员会和两个职能部门。宗旨是团结中国日本史研究工作者,大力开展对日本历史的科学研究活动,以期有所成就,有所创造,多出人材,多出成果;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和两国史学工作者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发展中日两国学术界的交流。
赵莹波博士在会上发表题为"从宋商携带国牒看中日两国间的准外交关系"的学术论文,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在中国日本史学会第七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本次大会中外中日学界同仁聚集一堂,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热烈的学术讨论,从日本史、中外关系史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展现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日语系通过派遣教师参加此类大型科学研讨会,旨在提高本系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并希望通过参加学会,和中外学者进行交流研讨,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开阔科研思路,不仅可以提高上海大学日语系在相关领域里的知名度,而且可以更好的坚实科研底蕴,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日语系 供稿)
学生风采
徐洁、陈佳祺荣获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东赛区优胜奖
121日,由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东赛区区级赛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隆重举行。此次比赛华东赛区选手数再次创下新高,6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场角逐,竞争异常激烈。外国语学院徐洁和陈佳祺两位同学代表上海大学参赛,优异的表现获得现场评委及嘉宾的认可,最终荣获优胜奖。
本次赛事以生活与健康为主题,围绕运动、健身等相关话题展开了三轮比拼,分别为主旨口译、对话口译和会议口译三个环节,采用淘汰赛制逐层选拔。综合考察参赛选手的跨文化交际、双语转换等英语综合技能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华东区区级赛前三名选手将晋级全国总决赛。
2009年,在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两岸交流合作发展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大背景下,厦门大学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2010年、2011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厦门大学共同主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全国七大赛区上百所院校的学生参加了比赛。今年是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创立的第四个年头,在过去的四年中,该赛事成功架起了两岸口译学人的交流平台,增进了人们对口译职业的了解,激发了年轻学子学习口译的热情。
(王杰 供稿)
日语系举行2012年龟甲万奖学金暨作文比赛颁奖典礼
125日晚6点,2012年度"美味的回忆"有奖征文大赛暨2012年度KIKKOMAN"紫MURASAKI"基金颁奖典礼在我校行政楼报告厅拉开帷幕。龟甲万公司代表深泽晴彦先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冯奇、日语系主任董永杰等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
冯奇和董永杰先后致辞,总结了自2009年以来上海大学与龟甲万公司的一系列合作,并热烈祝贺每位获奖同学,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深泽晴彦先生和院系领导一起为8名征文大赛获奖同学和17名奖学基金获得者颁发证书,获奖同学发表获奖感言回顾各自与龟甲万结缘的心路历程,并对龟甲万公司表示诚挚的感谢。
此次颁奖典礼回顾了几年来日语系与龟甲万公司多项合作的过程,双方均表示希望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合作计划。双方多年的合作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经历,也提升了上海大学在国际企业中的知名度,希望为上海大学的国际化策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曾云 供稿)
外国语学院新一届团学干部训练营正式开营
1212日,外国语学院新当选的第七届团委和第八届学生委员会干部训练营开营仪式顺利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建、院团委相关老师以及新一届团学干部参加了本次开营仪式。
此次开营仪式由新一代团委学生会成员的自我介绍开篇。破冰之后,院党委副书记王国建恳切表达了对于新一届团委学生会干部的殷切期待与希冀。本次团委学生会创新引入"项团制"运作模式,以期改变以往相对分营独立式的工作方式,希望以全之力,达高之效,并且着手加强部门责任意识以及考评竞争气氛,能够借此活化团学工作氛围,使更多成员得到锻炼与进步。
本次开营式历时一个半小时,后续将进行一系列的专项训练以及素质拓展活动,期待能够建成一个富于实力与创意、团结协作的团学组织。每位团学干部的决心与期望盈满于心,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共筑一个拥有外院性格与风采的,更为出彩的团学组织。
(冯云琦 供稿)
外国语学院"党的光辉照我心"大合唱排练拉开帷幕
为热烈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喜迎上海大学第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上海大学校团委举办"党的光辉照我心"合唱比赛。1214日下午,外语学院合唱参赛队伍在C楼五楼会议室集合,参加第一次合唱排练。
指导老师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个性爽朗,精神饱满,让原本枯燥的专业训练变得新奇生动起来。首次排练内容主要是确定声部以及合唱曲目,同学们一遍遍的""""""分出了高低声部;老师一首首的试唱敲定了我们的参赛曲目。休息之余,同学还与指导老师互动,听老师讲一些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她与音乐之间的故事。整场排练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
两个小时的排练很快结束了,或许是太投入,大家都意犹未尽,纷纷感到学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为"大我"牺牲"小我"的集体荣誉感。期待大家在接下来的排练中,克服困难,提升自我,始终饱怀这份热情和信心,为合唱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杰 供稿)
"优雅课堂"——外语礼仪队化妆礼仪培训成功举办
1216日下午,外语礼仪队邀请到了礼仪经验丰富的2009级学生谢晓芳在CJ103举办了以"优雅课堂"为主题的礼仪培训,全体礼仪队员及彩妆社共七十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礼仪培训分三个环节。主讲人首先与大家分享了个人礼仪经验,随后学员们接受了形体姿态、礼仪引导、外宾接待等方面的现场培训,初步掌握了礼仪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最后环节是关于礼仪心态和得体装扮的指导,礼仪工作是个人和集体形象的双重展现,良好的心态和得体的装扮会为自己博得青睐和喝彩。
整场礼仪培训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始终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今后,外语礼仪队将组织更多精彩的培训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礼仪水平和外语能力,为使外语礼仪队成为上海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添上一抹浓彩。
(张金盾、王杰 供稿)
日语同好会举办中日饭团大会
1214日下午,由日语同好会中日交流部主办,中日学生共同参加的「中日饭团大会」,在山明食堂一楼成功举办。参与此次活动的有35位同好会会员,9位来自延长、宝山校区的日本留学生以及中日交流部的工作人员。
本届大会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增加了新的游戏环节和活动项目。所有比赛的学生和留学生分为五组,通过竞猜歌曲名而获得额外的特殊食材。然后两国学生一起交流经验,齐心协力共同制作饭团,并为各自的作品确定主题。完成后,各组成员还派出代表发表制作感想。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本次饭团大会是日语同好会举办的一次非常成功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还为学生们开辟了快乐轻松的课外学习园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如何将所学知识更顺利地应用于生活中,同时也加深了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肖琳 供稿)
简讯
日本霞山会东亚学院向日语系赠书
1211日,日本霞山会东亚学院垂井进部长和祝旭涛老师向日语系赠送了100本总价值为十万日币的日语图书。学院工会主席赵莹波和日语系主任董永杰作为院方代表接受了赠书,并与客人进行了热切的会谈。
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双方对今后教师进修以及学生交流等合作项目初步达成一致,并希望今后能不断扩大交流合作。
(日语系 韩璐璐)
2012年度"龟甲万"特别奖学金获得者赴日游学
1126日至121日,龟甲万KIKKOMAN"紫 MURASAKI"基金特别奖获得者——日语系叶圣泽、黄逸隽两名同学,受龟甲万公司邀请,赴日本东京进行了为期6天的游学。    游学期间,参与同学充分体验了世界级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工作方式,为将来步入社会,走进职场提供帮助。
                                 (叶圣泽 供稿)
英语系教工二支部组织党员观看电影《一九四二》
 127日下午,英语系教工二支部组织党员们在大宁影城共同观看了电影《一九四二》。此次党支部活动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对党员同志进行了爱国爱党的教育,既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又丰富了支部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沈力 供稿)
日语系师生参加作文比赛颁奖仪式
127日下午,上海五所大学联合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共同举办的"美味的回忆"有奖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商学院五所大学的老师和获奖学生,以及龟甲万株式会社海外事业部的代表们一同出席了本次颁奖仪式。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董永杰带领此次比赛获奖的8名日语系学生参加颁奖典礼。
在此次作文比赛中,日语系梁敏和徐梦兰同学获得特别奖,与其他学校特等奖获得者一起应龟甲万公司邀请赴日进行了为期6天的游学。另外6名同学获得了优秀奖。
(梁敏 供稿)
"让我来陪你"—外语学院慈善义工队牵手"葑润华庭"社区
128日上午,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缕阳光"慈善义工队和"葑润华庭"社区携手开展的"让我来陪你"之牵手"葑润华庭"社区特殊家庭小朋友志愿者活动在"葑润华庭"社区服务中心展开。活动得到社区家长们的充分肯定,也让义工队成员们更好地了解到特殊家庭小朋友的现实状况,更加坚定了他们关爱务工子女的信念与参与慈善爱心公益活动的决心。
(沈诗颖  供稿)
异域传真
中国形象:"你想让我了解中国的什么?"
感觉像做梦一般,结束将近四个月的在美中文教学和交流生活,转眼又回到熟悉的上大宝山校区,见到亲切的同事,开始熟悉的英语教学工作。
我的美国之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密苏里州西部的帕克大学。帕克大学建校于1875年,在全美21个州都有分校区。对于一所非常普通的美国私立大学来说,帕克大学竟然拥有来自103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学生的人数位列第四。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多国文化气息的校园里,跨文化交流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校园中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活动比比皆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是culture hour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eek。每周二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的culture hour由专门的老师组织,邀请各国学生代表参加,大家畅谈在美的文化困惑和矛盾。今年的education week组织学生观看电影"Crossing Borders",并邀请具有丰富跨国工作经验的老师参与观影后的讨论。中国学生人数不少,但是这些活动中国学生参与度很低,这对回国后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我提出了要求和思考。
中文教学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在教学中我不但对母语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更加意识到用英语对祖国进行宣传的重要性。在帕克工作和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欣慰于人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但也感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的陌生和无知。当地美国学生表示从小学到中学从来都没有学习过中国历史和文化,而陌生和无知是误解的温床。在今后的国内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文化内涵的输入和输出,让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好好思考这个我在美国被问得最多的问题:"What do you want me to know about China?"
(虞怡达 供稿)
欢迎针对《动态》形式和内容提供建议!
让我们共享忙碌的外国语学院人信息!
让我们忠实记录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
信息和建议请发至:sdwydt#163.com
本期编辑:刘佳
   核:曾桂娥




上一条:学院动态信息(13年第01期)

下一条:学院动态信息(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