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信息(14年第11期)

创建时间:  2015-01-16  刘佳    浏览次数:


20141208日~1231
交流信息、激励人心、引领舆情、记录历史!
要闻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到外语学院调研人才培养工作
1217日下午,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学工办主任王军华、副主任陆瑾、孟祥栋等一行莅临外国语学院调研。外国语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特邀党建组织员安山、日语系主任董永杰、英语系副主任张建琴等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施雯首先代表学院对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学院副书记王国建以"打开外语学院人才培养的'黑匣子'"为题,从学院的定位、发展现状、公共外语学生培养、专业学生培养、常规学生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所显现的效果等方面,详细、深入的汇报了近年来我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院长周平表示,外语学院一直很重视学生工作,而我院的学生工作除了有其突出的自身特点之外,同时也与学院的整体工作紧密相连,是整个学院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她以大学英语ABCD分级教学为例,具体介绍了大类招生以来,我院在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内涵、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效果。
学院书记施雯从学生各类课外实践平台的搭建、优秀学生考评体系、学院系统工程建设等方面与来访领导进行了交流探讨;日语系主任董永杰、英语系副主任张建琴分别就日语、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特色,大类招生后专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徐书记沟通,徐书记充分肯定了我院两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并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角度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随后安山老师根据自己受组织部委托到外语学院工作一年半来的亲身体会,表达了对外语学院教师积极、努力工作的肯定。
座谈会最后,徐书记指出,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在院长、书记的带领下,主动担当、各项工作稳扎稳打,体现了外语学院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让他对外语学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随后他从七个方面对我院的各项工作提出要求和指导:找准优势,在学校整体布局之下正确定位自身发展;夯实学科实力,作为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注意对接国家、上海市的人才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学院整体发展;注重对学生文化内涵的教育和培养;发挥大学英语老师接触全校学生的优势,把专业教师吸引到学生思政教育的队伍中来;学生工作要与一线教师紧密配合,在建设国际化校园环境的背景下,系统设计学生思政、党建等工作,努力成为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与学校未来的综合教育改革相融合。
此次座谈会提供了学院与学校之间深入沟通交流的机会,相信在学校领导更多的关怀和关注下,外语学院一定可以打造出具有上大特点、彰显外院特色的专业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刘佳  供稿)
外国语学院积极迎接校文明办检查团实地考察
2013-2014年度上海大学精神文明建设考评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外国语学院各系部、办公室在学院党委书记施雯和周平院长的统筹领导下,进一步提炼聚焦我院两年来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继122日施书记代表学院在学校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集中展示汇报之后,1212日上午,学校文明单位评估检查团莅临我院实地考察、座谈,进一步对我院两年来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评估指导。
1212日上午八点半,校文明办检查团一行准时来到我院,在两位学生礼仪的带领下参观学院二楼和三楼走廊两侧的展板设计,展板上所展示的两年来我院师生在教学、科研、文体等各方面的成果及活动风采,体现出外语学院师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学院开放、包容、进取的海洋文化氛围。随后,检查团在参观了学院教工小家后来到C512会议室与学院师生代表进一步座谈。座谈会上我院四位教师代表:张建琴、范金萍、郑醒芝、汪旭娟分别从教学、教风、师生关系、基层党支部建设、本科生培养等方面回顾了两年间我院取得的成果以及和睦的师生关系。四位学生代表则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谈到对学院导师制等相关制度,以及对参与学院搭建的各类人才培养平台的收获和体会,话语间不难发现,学院以学生为本开展的各种人性化的活动,使学生们感觉受益匪浅。
座谈会最后,校文明办李祖齐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外语学院的实地检查和师生座谈,检查团成员了解到,两年来外语学院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学院领导以身作则,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开展了各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获得了学院师生的一致认同,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聚焦学院海洋文化理念,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整体发展。
(刘佳 供稿)
上海市翻译教指委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于我校召开
2014年上海市翻译教指委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暨翻译专业授权学校教学管理交流会于1212日在校本部J101室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熲教授就"MTI人才培养教学建构"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讲解。上海多所院校的相关外语教师和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柴明熲教授简要介绍了翻译专业授权学校MTI专业的专业特点、专业性质,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对这一专业的评估要求等。接着,柴教授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评估指标体系》表格为各位师生详细分析了各项指标和要求。对上海市设立MTI专业的各个高校状况进行了相关分析,针对教学资源、教学资料、学校特色、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还与北京及其它省份的一些高校做了对比,明确优势与不同。与会的老师根据柴教授提出的指标与要求,向柴教授进行提问。
此次会议对上海市各高校MTI专业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此次会议,在坐的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专业的发展要求与方向,从而有利于MTI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王颖 供稿)
"语言文化教育:新视野新方法"——第六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节开幕式隆重举行
20141219日,第六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节开幕式在校本部行政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学术节受到了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处、社会发展研究院等学校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外国语学院院长周平,院党委书记施雯、副院长邓志勇、苗福光、副书记王国建、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部分研究生以及相关院系的师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本届学术节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主持,上午八点,学术节正式开始,外国语学院周平院长为开幕式致辞,周院长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学院所取得的成就。她提到,外国语学院即将建成交叉学科博士点,庞好农教授、苗福光副教授等取得多项学术成果,学院教师发表了数十篇核心期刊论文,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果。此外,周平院长对外国语学院的学术未来寄予期望,并祝愿学术节圆满成功!
接下来学术盛宴,首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金立鑫为大家带来题为"用世界的眼光解决汉语的问题"的主题讲座,金教授基于汉语语言研究问题,参照施通格语言中的施格结构和通格结构建立汉语动词的四分系统(通格动词、施格动词、主格动词和宾格动词),用分类系统分析解决汉语语法上的难题,并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句对汉语VOOV语序的混合作出了解释。
茶歇过后,剑桥大学英文系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年轻的研究员陈雷进行了"麦尔维尔与蒙田之间的对话——以比利巴德为例"的讲座,陈雷以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作品《水手比利巴德》为例,梳理美国思想史上关于""的话题,并让我们重新思考人性之恶和非理性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商务英语研究会名誉董事长,上海市外文学学会会长叶兴国教授带来讲座"英语教育:国家需求和学校使命",探讨英语教育与国家需求的关系,分析英语教育在国家战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英语学科教育如何以国家的需求为使命进行教育活动提出了建议。
上午的三位特邀嘉宾从其自身的丰富经验出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带来其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和成果。下午,学术节主要是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带来的讲座,下午场的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唐青叶教授主持。
外国语学院张帆博士首先做题为"身份认同和英语学习的关系"的讲座,讨论身份认同和第二外语习得的问题,对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接着,外国语学院袁丽梅博士带来"消闲读物,启蒙利器——近代西方科学小说译介研究",她通过对清末民初的科学小说的翻译的探讨,结合鲁迅等人对科学小说的观点,指出该时期科学小说的译介并不是为了追求科学精神,它既不是消闲读物,也不是启蒙利器。随后,外国语学院李晓光副教授带来"'莫言与村上春树比较研究'前沿"讲座,她从莫言和村上春树作品不同的文体特征、叙事方式、暴力描写以及社会介入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梳理,为大家对这两位作者的比较研究带来了很大启发。最后一场讲座"库泽的诗歌:个人经验与集体记忆",由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被誉为外院"浪漫诗人"的唐根金老师带来,他以"One poet, two voices and three poems"为题,通过三首诗歌分析为我们生动讲解了库泽诗歌的魅力。
最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施雯为此次学术节开幕式作总结发言。施书记称这次的学术节从语言、文学、教育三个角度探索语言应用规律和语言艺术,带来了高效果、高质量、高能量的学术交流。她同时也希望外院师生能够勇于攀登"高原、高峰"学科,跨出自身专业,提高探索交叉学科的素养和学术水平。学术节开幕式圆满举行,祝外院人、上大人在学术的路上时刻做好准备,让学术散发自身更加耀眼的光芒!
(赵正希 供稿)
政务工作
外国语学院举行民主党派统战工作茶话会
20141227日,外国语学院举行了学院民主党派人士年终统战工作茶话会。此次活动由上海大学民盟二支部具体组织,邀请了我院民建、致公党等民主党派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活动。据悉,上海大学民盟二支部是以外国语学院教师为主体、另有社会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等其他学院教师组成的联合支部。会谈气氛轻松活泼,大家积极发言,畅谈了一年来学校和自身的发展变化,对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展望。结束时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施雯和院长周平也表达了对民主党派各位教师良好的问候和新年祝福。
(外国语学院 供稿)
学术经纬
金立鑫教授受邀参加我院学术节并做东方讲坛专题讲座
1219日上午,第六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节开幕式在校本部行政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届学术节邀请了语言学知名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金立鑫教授做客东方讲坛"用世界的眼光解决汉语的问题"专题讲座,讲座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主持,外国语学院学院全体教师、部分研究生及相关方向的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金立鑫教授首先讲到语言是一门科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语言学研究的两个终极目标是解决人类语言或者某一种具体的语言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及人类某一具体的语言为什么会如此的问题。当然,金教授针对这两个终极目标为我们做出了解答,即:一是通过描写来揭示语言的样态,二是通过解释来阐述语言到底是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问题。金教授指出,只要每一种语言的语言学家描写好自己的母语,并把它贡献出来,那么每一位语言学家都将有机会看到世界语言的全貌。因此,金教授指出用世界语言学界共同的工具描写好自己的母语是每一位语言学家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从中也看到了作为一个学者肩上所承担的责任。紧接着,金教授又对中国语言学界长期纷乱不争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包括VR问题、把字句问题、句首NP 问题以及VOOV的问题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他随后又探讨了语言四分类系统即汉语中的施格、通格、主格、宾格,并详细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联系。最后,金教授还指出,我们学习外国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国外优秀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我们的母语服务。
在最后的自由交流阶段,外国语学院教师先后和金立鑫教授交流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现场学术交流的气氛十分浓厚。讲座过后,学生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金教授,在这次短暂的采访中金教授和蔼可亲地向大家介绍了学生应如何在学术中激发自己学术的欲望,点燃自己学术的热情,以及对于有志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同学如何在现阶段打好基础,为以后更加艰苦的学术之路作准备等方法。
学术之路是艰辛而孤独的,它需要每一位潜心学术的学者的坚持与奉献。学术之路又是充满欢欣与动力的,每一次研究的新成果都会使人为之一振,心情雀跃。通过聆听此次金教授的东方讲坛讲座,到场师生都有很大收获。
(王哲 供稿)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雷教授应邀出席我院学术节
20141219日上午,第六届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节在宝山校区行政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学院领导以及广大教师代表、专业研究生们共同迎来了我院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宴。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教授陈雷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以"麦尔维尔与蒙田之间的对话--以《比利巴德》为例"为题目的报告。陈雷教授认为,美国19世纪作家麦尔维尔的作品主题与法国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的怀疑论观点存在着一定的互文性,并借助麦的小说《比利巴德》中三个主要人物展开了关于人性中""之本质的探讨。他从古典理论出发,指出正义与非正义,也即善恶之分体现为对于等级秩序的遵循或颠覆,进而引申到蒙田思想中""来源于人的理性内部,是一种堕落腐败的理性。陈雷教授最后总结道,关注人性之""在当下仍然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人们不能滥用和放纵理性的欲望;自然状态下的人应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力与美的结合。报告结束后,陈雷教授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精彩的问答互动。
陈雷教授毕业于剑桥大学英文系,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为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文学及思想史,已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张航 供稿)
叶兴国教授受邀做客我院学术节
1219日上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上海市外文学学会会长叶兴国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第六届学术节,带来题为"英语教育:国家需求和学校使命"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主持。
叶兴国教授的讲座从英语教育在中国的起源谈起,简单介绍了需求驱动的英语教育历史,指出我国的英语教育驱动力先后经历了为贸易、为培养对外交涉人才、为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传教、为变法图强、为建设富强隆盛国家、为实现四化和和平崛起的演变,扼要探讨了英语教育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贸事业跳跃式发展为例,分析了英语教育对实现国家战略的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提出在新形势下,外语院校应以满足国家需求为使命,以《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为契机,根据细分的国家需求,认真思考适合本单位办学基础和办学传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出特色鲜明的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学校标准。叶教授也提出上海市的高校应该注重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语高端人才,找准特色,努力做到"分类卓越"
(张建琴 供稿)
外国语学院四位博士在学术节做学术讲座
1219日下午的学术节上,首先为全院师生做报告的是张帆博士。他提出的问题是:英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在介绍完理论框架后,张博士便以在加拿大的中国技术移民为对象,分析他们因文化隔阂、工作性质、失业、语言等因素边缘化之后英语提高不易的困境。
随后,袁丽梅博士以"消闲读物,启蒙利器——近代西方科学小说译介研究"为题,为大家分析了十九世纪末至五四运动期间,西方科学小说在中国的译介。由于当时译者的主要目的是启迪民智,因此归化也罢,改译也罢,大都旨在凸显小说的社会功能,文学性、艺术性自然就彰显不足,小说的科幻部分更是删减殆尽,因此有论者认为,当时的科幻小说带来的是对科学的盲目迷信。
第三位为全院师生做报告的是日语系的李晓光博士。她对比研究了中国的诺贝奖获得者莫言与日本的诺贝尔奖热门人选村上春树。两位作家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注重文体,叙事方式多采用神话叙事,幻想意向明显,暴力描写也较为常见。当然,他们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如他们虽然都注重文体,但文体迥然不同。再如他们在社会介入方面也截然不同:莫言的文字饱含批判性、现实性,而村上春树的作品大都显得超然。
最后登台的是唐根金副教授。他以"One poet, two voices and three poems"为题,从颜色、意象的使用、风格等不同角度介绍了美国诗人库泽的诗歌。语言生动诙谐,让原本艰深的诗歌变得有趣,也剖析了库泽的诗歌看似简单的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情怀。
最后,院党委书记施雯做了总结发言,在肯定了几位老师的发言之后,她借用张帆博士的话语,鼓励大家要做外语学院的圈内人士,而不要做边缘人士,以便为学院发展做更大贡献。
(雷远旻 供稿)
外国语学院举行德育沙龙第十一讲:海外交流学生的教育管理
12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学工办在C302开展了以"海外交流学生的教育管理"为主题的德育沙龙活动,悉尼工商学院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悉商学工部科研负责人吴明龙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做了分享。外国语学院全体学工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沙龙活动。
吴明龙老师首先向大家做了出国交流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题发言,以出国交流学生管理理论研究探索、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问题切入,就出国交流学生的前期选拔、学分换算、学籍管理、奖学金评审等相关制度建设,交流生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交流生党团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其次,吴明龙老师结合自己在爱尔兰科克大学访学交流期间的实际感悟,与大家分享了科克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生体验"。重点就科克大学的新生周、心理咨询线上服务以及"一对一"就业指导咨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提出了目前我们目前的学生工作在这些方面的差距以及可以进一步完善发展的空间。
随后,大家进行了相互交流。王国建老师高度评价了悉尼工商学院学工同仁在学生海外交流教育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并希望外语学院的辅导员能在自己所负责的块上工作中更深入、更细致、更专业,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工办 供稿)
对外交流
日语系研究生参加"鲁迅与村上春树"日本文学学术讲座
129日,我院马利中教授、陈斌老师带领日语系部分研究生参加了"鲁迅与村上春树"日本文学学术讲座。主讲人藤井省三是东京大学教授、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学者。此次学术讲座由东华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上海高校日语专业师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中国现代文学先驱者鲁迅和日本当代文学作家村上春树有何联系呢?首先,藤井教授介绍了鲁迅与日本近代文坛的关系,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森欧外、芥川龙之介等作家的作品影响了鲁迅的小说创作,同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鲁迅文学又影响了一批日本作家,例如,太宰治、松本清张、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
1989年《挪威的森林》中译本发行开始,村上春树的作品一直受到中国年轻读者的追捧。村上春树说过,他对中国作家印象最深的是鲁迅,中学时候非常喜欢《阿Q正传》。藤井教授在演讲中通过村上春树《1Q84》和鲁迅《阿Q正传》的对比详细分析了鲁迅对村上文学的影响。《1Q84》中的牛河的外形和命运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阿Q正传》中的阿Q。村上春树1979年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的开头第一句"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与鲁迅《野草》中"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表述非常相似。
藤井教授全程用中文演讲并和与会者热情互动,他用实证方式来解读鲁迅与村上春树作品的联系,给同学们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精彩的演讲使与会师生获得了以下学习心得:1、近代东亚伟大作家的作品都是相互影响的;2、鲁迅作为东亚文学经典作家的地位不可动摇;3、村上春树作品基调轻盈,少有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是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是80年代日本和东亚文学的旗手。与会同学认为,东亚文学作为一个桥梁可以跨越国界跨越年代让中日两国年轻人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友好并创造往来。
(唐敏 供稿)
朱振武教授做客"上海译家谈"
1213日下午14点,身为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和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的朱振武教授应上海翻译家协会之邀,做客"上海译家谈:译家——读者文学沙龙第十期",做了题为"文学作品的走进与走出——以丹布朗小说的汉译和莫言作品的英译为例"的演讲。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上海翻译家协会的会员,有大中学校的学生,也有附近的读者和居民,有从浙江高校赶来的我校毕业生,还有从内蒙古工业大学受院长之托特意赶来的研究生导师及其研究生。我院的翻译硕士研究生和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也踊跃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讲座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发言,气氛非常热烈!活动进行了整整两个半钟头,最后在长时间的掌声中结束。
朱振武教授此次讲座的要点如下:
完成一部文学翻译很难,让译作在目标语读者中喜闻乐见则更难。在审美意象、思维和视角上与原作保持相似性,为读者奉上既符合汉语读者阅读习惯又忠实原作内容和风格的译文,则是难上加难。
从丹布朗作品的汉译到莫言作品的英译,我们能够看出,文学翻译要求高,难度大,由于众口难调,很难得到众口一词的称誉,且难免百密一疏,但真正的文学翻译者都有着对作者、作品、读者和社会的强大责任心和崇高使命感,对自己的翻译事业都有着应有的良知和正确的认知。从丹布朗作品的翻译实践来看,译者主要理念是: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和翻译的重新语境化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和翻译思维,把握和谐的审美距离,在尽量考虑目标语读者接受习惯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目标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相似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学作品的译介效果。
从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翻译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葛氏的英译与原文信息有所偏离的现象看似不少,但仔细考察其译文,我们发现,有些偏离,也就是有的文章批评的改译或所谓的"误译",实为译者出于接受的考虑对原文本做出的创造性重构。在"误译"的表象之下,葛氏有时一词多译,有时唯意是图,有时得意忘形,有时也难免误读误译,但又瑕不掩瑜,避免了机械对等和简单愚忠,从而超越了归化和异化等传统翻译技巧和理念,极大提高了译文在目标语语境的可接受性,为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范例。
(上海大学英美文学中心 供稿)
马利中教授"在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梦"学术报告会上作专题演讲
1216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梦"学术报告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马利中教授、叶蓉老师与会。
与会代表聆听了上海人口问题资深专家教授所作"上海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探索""老龄化与中国的生命周期盈余""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机遇"等精彩的报告。上海人口学会理事、我院马利中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应对老龄化需要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专题演讲,他说,东亚地区少子老龄化发展加重了社会的养老负担,同时,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解决老龄化问题没有速效药,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在"生产性老龄化"Productive Aging)的政策制定和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前进。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上海巿人口学会、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主办。上海巿人口学会会长孙常敏教授主持了会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桂新教授致欢迎词。来自上海市社科院、复旦大学、华师大、上海大学、巿政府发改委和人口办等部门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供稿)
朱振武教授出席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年会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三届年会于2014121819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我院朱振武教授出席大会,并担任大会发言的主持。马乔瑞帕洛夫(Marjorie Perloff,美国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院士)、查尔斯伯恩斯坦(Charles Bernstei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院士)、区鉷教授、殷企平教授、聂珍钊教授和吴迪教授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中国的150多名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由中美诗歌诗学协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世界文学研究论坛》杂志、上海大学、三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主要议题是现当代诗歌与诗学、诗歌形式的意义/政治、文本内外(诗歌、社会、文化)、谱系学视野下的诗歌(诗歌文体的演化)、比较文学和比较艺术视野下的诗歌与诗学、全球语境下的诗歌(传播、交流、冲突)、诗歌与现代媒体和翻译诗学。我院部分研究生聆听了会议。
另悉,第四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1219日到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朱振武教授率领部分研究生参加了这次盛会,并担任了分会场主持。
(上海大学英语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供稿)
马利中教授出席"第七届中日韩民间交流论坛"学术讨论会
主题为"大学教育合作与国际文化交流""第七届中日韩民间交流论坛"学术讨论会,1220日在同济大学举行。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我院马利中教授应邀与会并作了专题发言。
学术讨论会开幕式由上海巿人民政府参事、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蔡建国教授主持,上海巿政协周汉民副主席、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冈田健一首席领事和韩国驻沪总领事馆尹成老领事分别致辞。主题演讲部分由上海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教授主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俞新天教授、立命馆亚细亚大学首任校长坂本和一教授、北京大学王晓秋教授和复旦大学石源华教授围绕"文化交流与东亚国际关系"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约20位中日韩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围绕"东亚教育文化交流的方法、途径与问题""教育合作与青少年国际观的培养""东亚青少年交流与增进相互理解"三大分议题作了发言,马利中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跨越障碍、实现中日韩相互理解"。最后,同济大学江波副校长为会议致闭幕词,他说,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然而由于在历史认识、领土主权等方面的分歧严重影响了目前三国间的政治互信和国民好感度,通过文化交流,可以达到增信释疑,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的目的。江校长认为,大学教育合作和国际交流是东亚三国的立国之本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中日韩三国专家学者近70人与会。上海巿政协周汉民副主席在贺词中评价说,本次会议"是在严寒季节为2015年春天的来临而做的十分有益的工作"
(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供稿)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口译专家傅冰女士等一行来我院交流
1224日上午,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师——著名口译专家傅冰女士等一行三人来我院,就双方师生合作交流等问题进行交流洽谈。威斯敏斯特大学有170多年的历史,为英国最大的大学之一。MATI翻译口译的硕士课程更是在英国享有盛誉,是英国外交部官员定点培训学校。其建筑和传媒专业名列前茅。我院院长周平教授、副院长苗福光副教授、校国际事务处英国专员孟洋老师、英语系陈秀猛老师、院办袁蓉博士等参加了此次座谈。双方代表互相介绍了各自学校、专业的相关情况,师资、学生等状况、以及就双方开展合作的可能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洽谈。
下午,傅冰女士等在C512开展了留学威斯敏斯特大学口笔译专业的小型宣讲会,参加会议的有我院部分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二十余人。傅冰女士用流利的英语概括性地介绍了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笔译及口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各种场合的口译要求以及该大学的培养方案;又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描述了威斯敏斯特大学口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渠道。傅冰女士的激情讲解获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随后,由三位该校优秀毕业生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维斯特敏斯特大学的人文和地理优势,以及在伦敦的生活和感受。其中,他们美丽的生活图片,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伦敦的风貌、学校的环境、学业生活,还有身处高端会议的实习经历。另外,他们还用自己的具体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从事高端翻译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提醒我们提早做好专业和心理方面的各项准备。
最后,傅冰女士就同学们的疑问予以认真的回答。此次讲座令在场学生感受到了英国伦敦的异域风情,扩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同时也极大地激励。
(武纳纳 供稿)
喜讯
日语系四位教师在秋季学期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
上海大学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课程教学情况评议(学生对教师的评议)结果已经统计并公布完毕。日语系李晓光、叶蓉、林工(外教)、叶娉四位教师的评教结果名列前茅。
(韩璐璐 供稿)
支部剪影
共走红色足迹,畅谈革命岁月——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特色组织生活
12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在虹口区的中国四大纪念馆顺利进行。党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十几位成员在中共四大纪念馆门前集合,并手举党旗庄重地在四大纪念馆门口留下了宝贵而难忘的瞬间。
1924年国共合作后,国内革命形势高涨,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共产党对革命运动的领导,1925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会人数20余人,代表了当时全国900多名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在当时要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阐述和回答,而最具历史意义的是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纪念馆由序厅、主展厅、影视厅和副展厅等组成,馆内陈列有各个历史事件的文字记录和照片说明,例如"五卅"惨案、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馆内同时也介绍了诸多共产党领导人在四大期间的所作所为。虽然原四大召开的地址已在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战火,但从馆内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中,我们依旧能感受到我们的先辈们在革命年代不断求索,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领导革命运动,巩固党组织建设,参加革命运动。
此次参观让同学们获得了不少重要的党史知识,领略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体会到了曾经的共产党人对自己信仰的坚持,对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也激励我们在将来的党员之路上端正自己心中的理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供稿)
外国语学院学生一支部观影《钱学森》组织生活顺利进行
1230日,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于B110教室成功进行。党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按时来到B110,观看电影《钱学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观后感,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电影讲述了钱学森先生的一生事迹。钱学森,在美国生活了20年,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拥有极高的名望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然而在祖国建设的召唤面前,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越的待遇,克服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之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晚年的钱学森对妻子充满愧疚,但妻子的理解让他倍感安慰。在影片的结尾,他对他的妻子没成为中国的女高音歌唱家而后悔,但是蒋英女士说:"中国可以没有我这一个女高音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个科学家。"
观影完毕,大家感触颇深,不仅是被钱老身上的那种以国为先、不计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所折服,同时也深深地敬佩蒋英女士甘于奉献,为爱执着无悔。"如果有一天,原子弹投到中国人的头上,我会后悔的""不要服我,要服科学""我曾经发誓,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这些经典台词都展现了钱老"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的赤子情怀。钱老用自己一生实践了"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和觉悟。
此次组织生活以观影的形式让大家直观、轻松地了解了钱学森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奉献的一生。钱老身上所体现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国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
(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供稿)
学生风采
日语系海外交换生沈雨虹在演讲比赛中获奖
1212~13日,由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和日本武藏野大学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研讨会在东京国际交流馆举办。我校海外交换生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沈雨虹同学在其纪念演讲会第十届武藏野大学校长杯日语演讲比赛中荣获国际Soroptmist武藏野奖。
此次国际研讨会汇集了来自中国、韩国、美国、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200多名教授与学生,共同围绕"日语教育在国际人才培养中所担当的角色"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交流讨论活动。我校交换生沈雨虹积极报名参赛,最终突破重围进入决赛。在12日下午的决赛中,沈雨虹以一篇把日语学习、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志愿者活动经历与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相结合的精彩讲演,打动了在场的国际来宾,最终获得国际Soroptmist武藏野奖。
日本武藏野大学于2013年与我校建立海外协定关系,今年外国语学院日语系2名学生作为史上第二批海外协定交换生于今年9月入学。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她们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收获。
(日语系 供稿)
外语协会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之"华尔兹的绽放"
1212日晚,外语学院品牌社团外语协会联合海外交流协会以及夜音舞协共同举办舞会文化体验活动。
舞会开始之前我们精心布置会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舞会氛围静待大家的光临。之后,随着人员的到齐,我们开始了精彩的舞会之旅。首先由大一的会员用英文向我们介绍了基本的舞蹈种类,将大家的兴致引到最高。然后,大家或是通过抽签或是主动邀请找到了自己的舞伴。伴着舒缓动人的音乐,来自夜音舞协的一对舞伴开始了华尔兹教学环节。男女生先是分开观察了老师的基本礼仪以及动作,然后便伴随着音乐一起练习。令人高兴的是,大家的学习能力都非常强,不一会大家都掌握了步伐与节奏,整个舞会的氛围也达到了高潮。最后在夜音社社长的发言后结束了这次体验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体验了华尔兹的美妙,结识了新的朋友,而且还借此机会了解其他社团的运作以及特色,增进了社团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社团的和谐共荣,让我们期待外语协会下一次别具一格的活动!
外语协会于2010年成立,立足于外国语学院,提倡将多国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交际当中,以夯实英语口语技巧为基础,以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方式培养对外国语言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建立良好的外语学习和交流氛围。历经两次换届后,社团现有包括干事在内共58名成员。外语协会考虑到校园社团现状与成员需要,将精力放在多国文化体验上,通过多种多样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讲座、聚会、出游等,带领成员接触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在体验各国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开拓成员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王杰、陈崇 供稿)
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联合项目举行首场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我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互补,从冬季学期开始,外国语学院和管理学院两院联合,共同推出了提升两院学生职业竞争能力的合作项目,本项目由管理学院的李勤老师和外国语学院的汪旭娟老师共同负责,项目成员由学生自主报名,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学生,项目旨在结合两院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成长成才需求,优势互补,实现两院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共同提升。
在前期对学生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项目第一次活动于121312:00——16:30,在东区管理学院大楼二楼平台活动区举行。外国语学院十余名同学和管理学院三十多名同学在这次见面会上进行了良好的互动。此外,另有管理学院的校友刘士一和刘兵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交流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相互交流、时间管理讲座以及品酒会。管理学院的小伙伴们对我们外国语学院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及初步了解之后,外院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加入了管理学院不同的学习小组中,与组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不同的专业带来的不同思想在这里碰撞,碰撞出了友谊,更让互帮互助的快乐产生。
接下来,已经工作多年的刘士一学长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时间管理的讲座,让大家对时间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更对学长从事的咨询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的品酒会让全场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刘兵学长不仅带了很多美味的红酒,更邀请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嘉宾就鉴赏红酒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香醇的红酒,配上好吃的面包干,再加上小零食,品酒会提供给大家一场美味的盛宴。
见面交流会在大家的兴奋中走进了尾声。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并期待着下次交流的举行。管理学院的同学们也十分期待着能有机会参加外国语学院精彩的活动。相信这样良好的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两个学院的同学在专业知识上的进步,为大家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更能促进美好友谊的产生,使大家受益终身。
(汪旭娟、靳一囡 供稿)
第十八届 "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循环赛顺利举行
1214日,第十八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循环赛在宝山校区教学楼A搂拉开帷幕。来自学校24支队伍共48名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本次辩论赛采用英国议会制,每场比赛中有4支辩论队同场,每队2人。每个选手都有一个角色定位,每一次发言都有其特殊目的。很多选手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赛制,这就要求选手们首先必须对赛制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表自己的见解。
循环赛分为上午的初赛和下午的复赛。上午比赛的两个辩题都与女性工作环境和实习薪酬等热点问题紧密相连。针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选手们激烈辩论,从不同视角给出了许多新颖的论点。上午精彩的比赛后,评委选出各场次的前两名队伍直接晋级,再加上按总分排列晋级的两个队伍,共12支优秀队伍参加了下午的复赛。
下午的比赛更加激烈。围绕"是否应该取缔私人教育机构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辅导"这一辩题,各个小队再次展开一番唇枪舌战。辩手们针锋相对、妙语连珠,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第一赛场的辩论尤其引人注目。正方辩手首先对私人教育机构是否会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提出一些质疑,指出部分私人教育机构一味灌输考试技巧,而忽视教育本身的目的,应该予以取缔。而反方辩手也不甘示弱,针对正方提出的每个论点进行反驳,每个论点都一针见血。舒心怡同学进一步提出学校课程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知识基础,而是否选择私人教育机构进行针对性辅导是学生的自由选择。在辩论过程中,辩手们不仅展示了他们严密的思维逻辑和丰富的英语语言,还展现了沉着应变、侃侃而谈的辩手风度。最后,评委们对各队的表现逐一进行点评。
虽然一些队伍由于辩论经验尚浅而无缘下午的复赛,但还是留在赛场旁听并在赛后同辩手们热切交流。短短一天的辩论赛程,选手们学到了很多。纷纷表示,"外研社杯"辩论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平台。
本次循环赛产生的8支队伍将于下周进行半决赛,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程怡云 供稿)
上海大学第九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复赛顺利举行
1216日晚,上海大学第四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之第九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在校本部C501顺利举行。本次复赛邀请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王杰、"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海市特等奖获得者顾文冉、第八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亚军马力嘉、外语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组织委员方圆担任评委,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学术节工作人员也到现场观摩比赛。来自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机自学院和文学院等进入复赛的13名同学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八名同学顺利晋级决赛。
本次复赛共有两个环节,分别是"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for me"定题演讲和评委问答。定题演讲中,选手们准备相当充分,不仅有流畅的英语演讲实力,更有丰富的肢体表情语言。相比于初赛,复赛更加激动人心,选手们不仅展现了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对于评委问题的临场发挥也是精彩纷呈。
13名选手对于同样的主题却讲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对未来的畅想,熟练运用名人事迹和名言警句来阐述各自观点,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来描述自身经历,不仅体现了上大研究生英语语言的积淀,也体现了当代研究生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经过评委打分,来自外国语学院的赵灿同学凭借声情并茂的英语表达,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决赛,第二名同学以0.1分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最终来自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八名同学成功拿到决赛入场券。
(蒋迎 供稿)
英语演讲与辩论社举办社员辩论训练赛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1217日晚,热情没有因寒冷而消逝,态度没有因黑夜而怯懦。二十点半,英语演讲与辩论社(SED)的成员们准时来到活动会议室。开始了期待一周的英辩社活动。
在轻松愉快的交流过后,社长公布了新进社员辩论训练赛的辩题,之后大家随机分配形成了BP辩论中的四支队伍:正方上、下议院与反方上、下议院。经过前几次社团活动对于BP辩论的基本规则与技巧的介绍和训练之后,这一次是社员们展现风采的时候。
首先是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头脑风暴中,一个个犀利的论点孕育而生。每两人一组的议院更是分工明确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自准备。随后,在judge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一场激烈而不失风度、愉快却富有内涵的比赛。揭开辩题的面纱,今天的主要冲突点在于the interest of the majority and minority的问题。在辩论中社员们互相启发,有许多新颖有趣的想法,同时通过实战,也得到了难得的经验。辩论结束后,社团的学长学姐们给出了点评与总结,传授了一些经验和技巧,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活动已接近尾声。大家都收获满满,同时意犹未尽,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唇枪舌战"
上海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社(Society of English Speech and Debate 简称 SED)是挂靠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术性社团。社团活动主要以英语即兴演讲和英语辩论培训为主,采用英国议会制辩论的模式,在培养社员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同时,培养社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王杰、武云歆 供稿)
外国语学院2013级学生举行第三届英语朗诵比赛
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外语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开展了学院第三届英语朗读比赛。活动旨在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个人朗诵能力,使英语能真正的学以致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欧美文化的理解。
1219日下午16:30,经过前期的初步选拔,最终由24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分为两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24位选手分为4组依次上台,朗读同一篇短文,限时2分钟。倪婧怡同学朗读语调优美,发音标准,台风完美;冯嘉韵同学吐词清晰,从容不迫,都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让人最印象深刻的是王嘉俊同学,他不仅发音标准,声音响亮,更是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感情,把自己想象成了作者,他有趣的、特别的朗诵方式,将整场的气氛带到最高潮。
随着第一轮精彩的表演结束,12位选手进入第二轮比赛,晋级的12位选手在这一轮拿到不同的文稿,在30秒时间的准备之后,便上台朗诵。选手表现依旧很精彩,这也为评委老师打分增加了难度,最后根据得分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根据到场观众的投票评选了最具潜力奖、最佳台风奖和最具人气奖三个单项奖。
英语系副主任张建琴老师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为大家指出一些发音上的错误,让大家受益匪浅。决赛环节表现优秀的倪静怡同学和王嘉俊同学也上台分享学习和大声朗读的乐趣。最后,全体选手和老师留念,为本次比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周铃超 供稿)
第十八届"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半决赛顺利举行
1221日,第18"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半决赛在A121A119 激烈开赛,最终角逐出四强。成功晋级的四支队伍分别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Florrick&AgosThe Petitego get it 以及来自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23。此次半决赛由专业老师雷远旻和韩静担任主评委。
"外研社杯"辩论赛是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全面加快、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开放、进取、思辨的学习氛围,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的大赛。此次大赛由上海大学教务处、上海大学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
半决赛赛制依旧采用英国议会制(British Parliament)的形式,辩题围绕"是否要废除给大学分等级"这一问题展开。比赛在两个赛场同时进行,就这一问题,由循环赛晋级半决赛的八支队伍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正方从不同学校教育水平和实力的不同、以及分级制度在激励学生等方面阐述了支持大学分级制度的观点,反方则从学生在分级制度中所受的压力以及在就业中所受的歧视等方面支持自己的观点,给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讲,现场氛围热烈。辩手们用自己雄辩的口才以及良好的台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赞同和肯定,最后雷远旻老师和韩静老师就选手表达的流利程度、论据的阐述、临场发挥以及台风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意见。
(金鑫 供稿)
上海大学第九届研究生英语演讲大赛圆满结束
1224日,上海大学第九届研究生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于校本部南区306活动室举行。本届演讲比赛由上海大学党委研工部和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主办,外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苗福光、英语系系主任肖福寿、英语系教师张岚以及2014"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特等奖获得者顾文冉担任此次比赛评委,来自外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的八名选手角逐决赛。
比赛开始前,苗福光副院长为本次比赛做开场词,他希望在场的各位同学认真领会"一个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演说家"的内涵,同时希望各位选手通过演讲比赛的平台,展示自己的风采,把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
今年的演讲主题为"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for Me?"。第一环节是主题演讲,外语学院的陈亚兰同学沉着冷静,以激情、生动、流利的演讲获得了观众及评委的一致好评。面对强劲对手,来自管理学院的江钰同学并未紧张,她的演讲独特而又妙趣横生,观众们不时拍手叫好,评委们对她的表现也评价颇高。而同样来自外语学院的杨培培和闫彬彬同学,表现精彩又不失神韵,很好的把握了这次演讲的主题。其他选手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比赛的第二环节是才艺展示,各位选手都展示了自己最擅长的才艺。赵灿同学和刘计同学的歌声优美迷人,使得在场观众赞叹不已;杨培培同学的英文诗朗诵将评委和观众带入了宁静的诗歌世界;陈亚兰同学不仅向大家展示了优美的歌声,还伴以优美的舞蹈,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比赛的第三环节,也是最具挑战的环节——即兴演讲。参赛选手需要根据现场播放的视频来即兴演讲,此外还要接受评委的提问。即便如此,各位选手依旧表现出色,巧妙地完成了演讲并且流利地回答了评委问题。选手们的机智应变博得满堂喝彩。
经过前三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外语学院的陈亚兰同学获得一等奖,其他选手分获二等奖、三等奖。杨培培获得最具风采奖,闫彬彬获得最佳人气奖。
最后,肖福寿老师为选手表现做最终点评。他表示:"我为各位同学流利的口才和精彩的表现感到兴奋,希望各位同学今后再接再厉,不断学习和锻炼,从多方面提升自己。"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上海大学第九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圆满结束。
赛后,优秀选手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陈亚兰同学表示:"比赛最重要的并不是结果,因为每一次上台都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不论下面有几位观众,在台上的短短几分钟都能让你对自己有比台下更多的认识。"杨培培同学则表示:"整个比赛的圆满落幕与幕后很多同学和老师的努力都密不可分,很感谢他们,也庆幸自己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也同时结实到了一群可爱真诚的朋友。"闫彬彬同学表示:"所有的参赛选手都非常优秀,三轮比赛下来我学到了很多。虽然讲台上大家是竞争关系,可是私下里大家都是无话不说嘻嘻闹闹的好朋友。"
(陶鑫 供稿)
外语学院顾文冉同学在全国英语演讲和写作大赛总决赛中再获佳绩
12月的北京寒风凛冽,在南郊的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和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拉开了帷幕。
我校外语学院2012级英语系顾文冉同学,在雷远旻老师的带领下,于126日至13日赴京参加2个赛事的总决赛。启程前,顾文冉同学已经分别在1025日的英语写作比赛上海区复赛和111日的英语演讲比赛上海区复赛中双双获得特等奖,拿到了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本次突破,标志着上海大学时隔三年重新有选手入围该演讲赛事的全国决赛,也是上海大学历史上首次有选手进入写作大赛的全国决赛。
127日开始的演讲比赛由定题演讲、Q&A环节和即兴演讲组成,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晋级本次全国总决赛的选手有123人。今年定题演讲的主题是Change the Unchangeable, 要求参赛选手在3分钟的时间内表达自己对于该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在经过数日的激烈比拼之后,顾文冉同学获得三等奖,来自清华大学、北外、东北财大的选手分获冠亚季军。
1211日,同样也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也决出了雌雄。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95位选手汇聚一堂,在3个小时的时间内要求完成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记叙文要求选手对一封写给父亲的信进行续写,而议论文则要求选手对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邀请外国明星是否合适进行议论,表达立场,最终顾文冉同学发挥出色,获得二等奖。
"外研社杯"系列赛事作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英语竞赛,不仅是展现学生风采、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舞台,而且也积极推动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顾文冉同学返校后,又投入了"外研社杯"英语辩论大赛校园选拔赛的赛场,我们也期待他在辩论赛中越走越远,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王杰 供稿)
第十八届"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圆满落幕
1226日,第十八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决赛在D123模拟法庭现场点燃战火。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学良、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以及上海大学团委陈中元等老师莅临指导本次比赛。外国语学院雷婷、雷远旻和韩静三位老师担任此次决赛评委。
经过循环赛和半决赛的激烈角逐,The PetiteFlorrick&Agos go get it 23 四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经过抽签,按照英国议会制原则,四支队伍分别扮演正方上议院、下议院、反方上议院、下议院的角色,围绕"This house would send heinous criminals(murderers, rapists, terrorists) to Paradise Island instead of imposing the death penalty"这一辩题展开激烈辩论。正方上议院The Petite小队先发制人,对命题进行阐释,并列举一系列论据支撑,阐述观点,认为将罪犯送往荒岛可以避免误判,给其重生的机会; go get it小队当仁不让,对其提出的观点表示怀疑,并逐一进行推翻,认为荒岛没有自然资源,罪犯最终会死亡,根本不会存活;Florrick &Agos把握机会,借机抛出POI,向对手发出挑战,并认为,那些罪犯因为触犯法律,理应受到惩罚,将罪犯送往荒岛,除了让其尊严地死去,没有其他区别。反方下议院的23小队对其观点持反对态度,"既然其实质是死亡,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执行死刑?既然是"慢性死刑",在其慢慢死去之前,万一罪犯悔过,想要改过自新,难道我们要磨灭其权利吗?"现场气氛热烈,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异常激烈。鉴于各位选手的精彩表现,评委一时难决胜负。最终经过三位评委的反复讨论,评定Florrick &Agos小队获得冠军, The Petite小队获得亚军, go get it 23小队获得季军。此外,Florrick &Agos小队的舒心怡、顾文冉,The Petite小队的夏天和23小队的曹慧卿分获"最具表现力奖""最佳辩手""最佳语音奖""最佳台风奖"四个奖项。外国语学院的雷远旻老师对选手的新颖观点和个中不足逐一进行点评,并给与了中肯的建议。最后,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和三位评委老师共同为获奖队伍和选手进行颁奖并合影留念。
窗外寒意料峭,室内紧张热烈。此次辩论赛为广大爱好英语,爱好思辨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广阔平台,选手们经过此次比赛,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和思辨能力,更学会了全面地看待问题。希望来年,可以在台上,看到每一个闪耀着思辨光辉的你。
(杨青 供稿)
外语学院研究生"桂冠讲堂"系列第六讲——外语学科信息检索与利用
1226日下午,外语学院研究生学术品牌"桂冠讲堂"系列第六讲——外语学科信息检索与利用顺利举行。本讲邀请上海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詹华清老师作题为"外语学科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专题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有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及部分师生代表。
詹华清老师的讲座从五个方面展开,首先他介绍了文献信息的资源类型包括学术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和文献信息传播主体。接下来,詹老师介绍了外语学科的信息源: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报纸、学位论文、整合检索系统、其他专业数据库、专业学/协会。上海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70多万册,电子图书160多万种,仅"超星数字图书馆"就包含150多万种,此外还有"读秀""新华e"等在线资源。上海大学图书馆购买的期刊数据库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搜索""EBSCO""Science Direct""MUSE""DOAJ"等。詹老师还介绍了中外核心期刊查询系统—ExLibris和核心期刊目录。在图书馆服务篇中,詹老师讲解了资源访问方式、VPN代理服务、数据库导航、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和图书馆外资。谈到网络资源与搜索引擎,我们了解到除了百度、谷歌之外,还有Lycos Ask Geeves Excite等优秀的搜索引擎。最后,詹老师说,开启知识大门的真正钥匙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素养。
詹老师就同学们的疑问予以认真回答。此次讲座令在场学生感受到了图书馆及其利用的博大精深,扩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对于提升外语学科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外语学院研究生会 供稿)
简讯
日语同好会成功举办日语角活动
1214日下午4点至5点,日语同好会冬季学期第一次日语角活动在C5楼会议室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主题为——读书分享会。活动分为阅读讨论环节和日语文化常识抢答环节,活动中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扮演了主讲人的角色,通过分享,传达知识和感悟。
(罗爽 供稿)
外国语学院趣味运动会圆满举行
1219日下午,一年一度的外国语学院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在学院二楼回廊欢乐呈现。全院共有84名教职工参加了本次运动会,为历年之最。
运动会分为集体广播体操、拔河、跳大绳、个人飞镖比赛、男子和女子跳绳比赛等环节,最后本届趣味运动会在踩气球的阵阵欢笑中,圆满落下帷幕。
大家纷纷表示趣味运动会形式多样有趣,气氛欢乐有序,既能强身健体,又加强了同事之间的合作沟通,已成为推进学院组织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
(张珊珊 供稿)
赵嘉嘉老师代表我院参加校教职工卡拉OK大赛
2014年度上海大学教职工卡拉OK比赛于1225日下午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赵嘉嘉老师代表我院参加比赛,她的一曲《Can`t Take My Eyes Off》打动全场,我院师生拉拉队也到现场为赵老师精彩的表演加油喝彩,向全校展现了外国语学院教职工的才华和精神风貌。
(外国语学院分工会 供稿)
日语系举办龟甲万研究指导报告会
1226日下午1:30,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成功举办龟甲万研究报告会。龟甲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布泽信之、日语系主任董永杰老师、日语系本科生及研究生出席本次报告会。
日语系吴霞同学针对"年轻人的饮食文化"为主题的调研结果做演讲报告,她将调研数据与图表相结合,使在座师生直观、清晰了解此次调研的成果。同学们纷纷就调研中所体现的数据结果发表感想、提出问题。
据悉,这已是日语系与龟甲万第五年的合作,也是第四次成功举办调研报告活动。龟甲万方对我系学生的自主调研、团队合作、创新活力进行高度评价。参与调研的同学也表示在调研过程中获益匪浅。
(杨阳 供稿)
欢迎针对《动态》形式和内容提供建议!
让我们共享忙碌的外国语学院人信息!
让我们忠实记录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
信息和建议请发至:sdwydt@163.com
本期编辑:刘佳
   核:苗福光




上一条:学院动态信息(15年第03期)

下一条:学院动态信息(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