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励学、教学竞赛互通互融,助推上海大学实现“培养应对未来挑战人才”的目标。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外国语学院学科竞赛小组以模块化、常规化和层级式的培育形式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为上大学子打造了一个以英语和日语为主的竞赛平台,帮助他们到课堂之外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磨砺自己。在此过程中,数十位指导老师多年来一直奋斗在一线,为参赛学生提供及时而专业的辅导。其中,朱巧莲和王颀两位老师更是堪称表率。
精耕细作、屡创佳绩
截止目前,朱巧莲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口译大赛共获六项国家级大奖。她指导竞赛并非只看重口译技能的提升,她关心学生的心理素质、注重兴趣培养,鼓励学生追求卓越,把综合素养放在首位。同时,她重视实践,推荐学生参与重大活动口译任务,让学生知行合一。她将口译竞赛指导和自己的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课程“高级口译”课程建设(2019-2021)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她根据教学和竞赛一线的实践,撰写了“准确把握专业技能课课程思政的特点和规律”和“英语专业学科竞赛协同育人探索”两篇课程思政相关论文,其中第一篇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21年第1期上。
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上师生共同的努力,在过去一年结出了累累硕果。2021年5月,朱巧莲老师牵头举办全国口译大赛校选赛,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口译实践和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6月中旬,第十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上海赛区复赛成功举办。校选赛中脱颖而出的八名选手,顺利进入上海市复赛。在朱老师的针对性指导训练下,有七位选手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厉彦婕、任越获上海赛区一等奖,分别位列第二名、第四名,双双进入前五名。9月初,这七位同学参加了该项赛事北上广大区赛。比赛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台竞技。上海大学的参赛选手虽然只是英语专业2-4年级的本科生,但和其他大学的口笔译硕士研究生一起比赛,表现毫不逊色。最终,梁梦芊、任越、袁红飘三名同学喜获二等奖,朱巧莲老师则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全国口译大赛是口译界的顶级赛事,主办方是中国译协,每年都有外交部口译室国家领导人的翻译担任决赛评委,获奖证书也是重点大学同声传译硕士专业的敲门砖。2021年,该赛事我校获奖人数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体现了上大学子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也和指导教师朱巧莲老师多年来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辅导工作分不开。她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带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也因此收获了同学们的爱戴,获得了2021年度上海市“育才奖”。
日语专业的王颀老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方面,同样成绩斐然。仅在2021年,王老师指导的学生中就有三名同学获得国家级大奖。6月,日语系朱雅兰同学在王颀老师的指导下,在“卡西欧杯”日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辩论大赛中,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共21名日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相互角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出色的临场发挥,喜获二等奖。作为一名大四的本科生,惜败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屈居第二,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离不开朱同学的顽强拼搏,也得益于王老师专业细致的指导。
10月,在对外友协和中日友好发展继承会主办的国家级征文大赛中,王颀老师指导两名同学参赛。他们数易其稿,直到投稿截止日前夕,仍在精雕细琢,并请外籍专家把关。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金滢洁同学荣获三等奖的佳绩。
11月,王颀老师指导的朱雅兰同学连续第二年获得了日本“桥报社”及中日交流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的二等奖。这项比赛影响力大,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80余所高校的参赛选手,共征集到3000余篇作文。经过专家长达四个月的层层严格评审,最终筛选出15篇二等奖作文,朱雅兰同学榜上有名。
扎根一线、不忘初心
竞赛指导工作对于老师而言,收益甚微,例如在职称评定方面,几无贡献。当被问及为何能坚持这么多年时,朱巧莲老师带着惯常的笑容,平静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不忘初心。什么是初心?所有老师最初走上讲台时,都怀着教书育人的热情和理想。这就是为人师者的初心。只要你相信教书育人是有用的,是高尚的,你就能做到!”王颀老师则表示:“我所做的,往大了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往小了说,这就是我的职责所在,是我的快乐源泉。我们经常说助人为乐,帮助学生—不仅仅是帮助优秀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也包括帮助所有学生做得更好—这就是我的工作,是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的原因。应该说,我和学生相互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