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经典到翻译产业
——翻译的产业化发展
发言简介
翻开翻译史,我们经常看到历史上的一些翻译的经典案例。这其中不乏古代的佛经翻译,现当代的文学翻译,以及各类有记录可循的经典翻译案例。但是很少能够寻迹到各个时代人们通过翻译进行商贸等社会活动的记载。少量的技术和工贸翻译往往也淹没在了文学和经典翻译中,并没有引起知识界的广泛关注和研读。
社会发展到今天,翻译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任何民族跨国界、跨语际活动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这种服务性质的活动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膨胀壮大起来。由于我们学界受到传统的,或者说已经成为学术体系的翻译研究的限制,很少有人成系统地关注或研究人类的这项活动。这也成为了我们一面在说培养职业型翻译人才,一面却在沿着传统对翻译的认识进行教育的困境。
本报告通过简述翻译的发展和现状,展示翻译从经典到行业的发展路径,以此来为认识翻译行业的现状和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些许思考。
嘉宾简介
柴明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创始人,荣誉院长。曾任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国际组织)副主席(负责亚洲太平洋办公室),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市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口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教学与科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全国翻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委员,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审议专家等职,创建《东方翻译》杂志并任执行主编、《中国翻译》杂志编委、台湾《编译论丛》杂志编委等职,并担任Interpreting、Perspective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同行评议专家。2003年创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2003-2014),同时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学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国际组织)全体会员选为副主席。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获得者。主持完成国家语委和国家标准委的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30240.1、2、3、4、5、6、7、8、9、10》(2011-2017),出版各类教材、译著20余本,论文50余篇,参加翻译电影10多部,国际组织的文件翻译和多种商务、法律、科技类翻译等
谈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与传播的交叉融合
发言简介
翻译与传播分属两个不同学科,但二者关系密切,翻译是传播的重要手段,传播是翻译的终极目的,两个不同学科融合,符合“新文科”建设精神,是拓宽外语学科内涵、实现外语学科转型的重要举措。翻译与传播交叉学科对标“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家战略,致力于培养融通中外的多科复合型高端翻译与传播人才,构建科学的话语翻译体系和对外传播体系,按照新文科提出的“战略性、创新性、发展性、融合性”建设方向,持续探索,实现外语学科建设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推动外语学科创新升级。
嘉宾简介
高明乐,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部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监事长,学刊《翻译与传播》主编。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翻译学。
译后编辑能力习得路径探索
发言简介
在概述机器翻译及其错误类型的基础上,阐释译后编辑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五条译后编辑能力习得路径,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人机协同翻译综合能力,高效提升翻译质量。
嘉宾简介
陶友兰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学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翻译教学研究、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国典籍英译及其接受研究、翻译语料库研究等。出版专著、译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兼任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Perspectives,《上海翻译》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的口译人才培养
发言简介
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本质上以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为核心使命的口译人才是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跨学科视角系统思考如何将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口译教育之中、健全口译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是口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嘉宾简介
陈菁,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委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等职;在Interpreting, Meta,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中国翻译》等学术期刊发布口译研究成果;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9)以及欧盟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编写多套国家级规划口译教材。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翻译及传播方面的应用与影响
发言简介
A. 人工智能翻译的“信、达、雅”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翻译工作者吗?它是否适用于包含较多因素的文化翻译,做到“信、达、雅”?
1)借助人工智能,完善语料库的建设。
2)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机器人的学习能力。
3)在翻译模式上,可以采取人工智能初译,人类译者进行译后修改与编辑的方式。
人工智能翻译和人类翻译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在翻译效率和经济性方面,人工智能翻译略胜一筹,而涉及复杂的语言逻辑或文化要素,则不得不由人类翻译来完成。在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传播的热潮下,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翻译的工具性和辅助性作用,助力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
B. 广泛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手段提高文化传播力
1)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来统计目标读者群体数据,分析传播效果等。
2)在传播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和普通电子媒介,构建多模态跨文化传播形式,借助人工智能更好打动读者。
嘉宾简介
徐鹏景,高级工程师,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数据智能研究院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曾任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技术转移部副部长。在科学大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方向有深入研究,熟悉专利文献大数据在产业分析及政府辅助决策方向应用,自主开发的BAMCA贝叶斯自适应学习算法,能广泛结合多种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数据预算优化、链接强化和噪音过滤等功能,极大提高多模块模型训练效率和智能推荐准确度。在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Journal of Vision等国际领衔期刊及会议发表数十篇研究成果文章,并获美国授权专利1项,入围2021年度上海浦江人才计划。
发言简介
A. 人工智能应用于语言翻译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第二阶段: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第三阶段:神经机器翻译
同时词库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
B.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文化传播
标签体系——根据用户属性,精准推荐内容
主题模型——获取人们对于传播内容的反馈
人工智能多模态方案,更加场景化、实用化
嘉宾简介
樊宇航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 数据分析师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主要负责自然语言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构建了学科词库与产业词库 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