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下午1点30分,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党员代表和全体2020级本科生赴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凭吊抗日英烈。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崔一冰、辅导员王从娟一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为更好地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了本次清明“祭扫英烈”的学生爱国纪念活动。四行仓库是上海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淞沪会战重要的历史遗址,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这里发生了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斗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其实,他们只有400人。这场战斗,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这场战斗,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六个部分。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在“血鏖淞沪”板块,同学们通过文字资料和视频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大义面前如何初心如磐、同仇敌忾,积极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抗战中流砥柱的作用等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深切感受到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对当时形势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守望与关切。
在“坚守四行”、“孤军抗争”板块,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片和近景观摩实体文物等方式对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的艰苦环境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被志士们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大义和慷慨赴死的伟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所折服。此外,同学们还通过雕塑展示、沙盘模拟、语音解说以及小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互动,在多模态的情景交互过程中感知伟大的抗战精神赋予新时代青年的磅礴力量。
在“不朽丰碑”展厅,同学们参观了关于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共产党抗日救亡活动的模型展示等内容,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坚持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意义,以此为鉴,同学们还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参观结束后,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和部分党员代表在四行仓库弹孔墙前向烈士默哀,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大一新生们在纪念碑前手持鲜花庄严肃立,以此表达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与缅怀。
经过此次参观,同学们心怀感恩之心、崇敬之情,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以奋斗创造更伟大时代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