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设讲座

创建时间:  2025-05-23  华阳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罗选民先生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互文性与商务广告翻译”的专题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教授、副院长唐青叶教授,以及众多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本次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院长尚新教授隆重介绍主讲嘉宾及其学术贡献,罗选民教授深耕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领域数十年,近年重点聚焦大翻译、文化记忆与国家形象建构。本次讲座正是在大翻译的思路下,探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将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立足世界格局之上,服务于中国形象的建构与文化传播,创新性地将互文性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主张译者在忠实原广告创意的前提下,既要精准传递原文的互文指涉,又要巧妙运用互文策略提升译文的传播效果。

随后,罗教授通过一系列生动典型的中外广告案例,系统阐释了互文性理论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实践路径。从国际品牌的本土化传播到传媒文本的本地化案例,罗教授层层剖析,既展示了成功的互文翻译范例,又尖锐指出了当前业界存在的文化误读、创意流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基于互文理论的解决方案,躬身力行,创造性地翻译诸多有问题的公告案例,表达生动贴切,符合广告交际目的,意蕴深刻,有力论证了该理论对提升广告翻译质量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整场讲座理论与实践交融,为在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然后,罗教授提出大翻译需突破语言差异、思维差异、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不仅要创造优秀的翻译作品,更要通过翻译促进人类文明交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互鉴。在大翻译框架下,翻译资源可实现深度挖掘和阐发,翻译与阐述共生,文字符号与艺术行为相似,从而培育和形成集体文化记忆,作用于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播,推进国家文化传播战略。

在师生交流环节,罗教授进一步分享了自己翻译灵感的来源,鼓励同学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翻译的养分。他特别强调,优秀的译者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独特的表达方式,让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充满创造力和感染力。



最后,唐青叶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回忆起自己硕士阶段师从罗选民教授的求学经历。她提到,罗教授不仅悉心指导学生研读专业著作,更以其渊博的学识为学生开列涵盖政治学、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多元领域的书单,以其独到的前瞻性眼光培养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唐教授感慨道,这种打破学科藩篱的治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获得了思维方式的拓展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她以此勉励在场学子,在深耕专业领域的同时,更要注重交叉学科的知识积累与思想淬炼,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学术探索和职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上一条:上海大学日语系携手优进学园,共育跨文化传播人才

下一条:人工智能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发展论坛——2025年上海高校外语学院院长论坛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