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外语言、思想与文化的多元互动与深层对话,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与世界文明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语言之基。2025年6月16日-7月10日,上海大学外国专家大讲堂(夏)——加拿大麦吉尔大学Philip Buckley教授专题系列讲座顺利开展,本次系列讲座聚焦“记忆、身份与文化传承”主题,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教授主持,副院长唐青叶教授、副院长戴朝晖副教授、副院长张建琴副教授、英语系主任马拯副教授、日语系副主任苏鹰教授、大学外语部副主任于梅欣副教授,以及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与研讨。

第1-2场讲座中,Philip Buckley教授围绕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三位现象学家的理论思想,指出现象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解“文化世界”与“艺术”提供了存在论层面的洞见,二者并非纯粹的客观实在或主观的臆想虚空,而是人类通过意识、存在、身体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来展现文化和艺术,现象学思想让我们看到文化与艺术作为人类存在的重要维度。Buckley教授认为,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将文化世界定义为“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而所谓 “鲜活的意义”(lived meaning),正是这张网络中流动的、被身体实践与日常经验反复激活的生命肌理。文化绝非冰冷的“物的集合”(如文物、典籍、习俗的机械堆砌),而是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持续“践行”与“诠释”的意义系统,既规范着人的行为,又在人的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

第3-4场讲座中,Buckley教授以海德格尔的经典文本《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为切入点,并结合其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阐述海德格尔思想“艺术的揭示(disclosing)”并非简单的“再现”或“表达”,而是一种更本源的“存在之真理的自行敞开”,这一“存在论事件”让存在者摆脱“工具性”或“对象性”的桎梏,回归其本真的存在状态。Buckley教授介绍,“艺术的本质是诗”的精神蕴意,建筑能够实现人的“诗意栖居”、聚集天、地、神、人四重整体。海德格尔以空间形式“锚定”四重整体的互动关系,本质上是将人的栖居从“生存的实用”提升为“存在的诗性”,通过空间的构建、符号的隐喻和存在的互动,让四重整体在建筑中构建动态平衡,使空间成为人与世界对话的媒介,连接人与世界、自然与神性的“存在之场”,实现“诗意栖居”的本真状态。

第5-6场讲座中,Buckley教授阐释了海德格尔将“大地”(earth)与“世界”(world)的冲突被视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动力与本源的议题。这一命题不仅重塑了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更通过“冲突”(strife)的创造性、“大地”与“世界”的辩证关系,深化了人类对文化世界作为“共享意义体系”的认知。该理论不仅颠覆了“艺术是模仿或表达”的传统认知,更深刻意识到文化世界作为共享意义体系,其生命力不在于封闭的统一,而在于对“世界的敞开”与“大地的遮蔽”之间永恒争执的接纳与承担。Buckley教授指出,“保存者”(preservers)的角色绝非简单的艺术品守护者或文化遗产的维护者,“保护”(preserving)是对艺术作品所敞开的“世界”的守护与激活,是人类参与“存在之真理”显现的核心方式。

第7-8场讲座中,Buckley教授通过对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1931)“自我”(I)与“我们”(We)的类比分析,以现象学视角阐释个体与社群身份的“保存”,个体生命与社群生活并非割裂存在,而是通过“类比统觉”与“交互主体性”形成动态交织的意义网络。“我们”的社群意识也非个体意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源于“自我”对“他者”的“类比统觉”(analogical apperception),个体通过自身的意识结构,将他人的身体动作、表情等外在表现“解读”为与自身相似的意识活动”。Buckley教授介绍,“胡塞尔通过“自我”与“我们”的交互主体性,揭示“保存”个体与社群身份的深层逻辑,即通过意义的互构、意向性的传承,依托“意义的共生性”让个体始终“属于”社群,“保存即革新”(preservation as renewal)理论打破了“保存”与“革新”之间非此即彼的思维樊笼。
本次专题系列讲座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科普传授,更是探索跨文化沟通与互鉴的智慧范式。Buckley教授以引人入胜的哲学主题为切口,生动形象的文化符号为纽带,丰富具体的实践案例为锚点,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哲学与语言深度交织的理解框架,展现了“语言-思想-文化”三位一体的多元互动模式。最后,尚新教授总结认为,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今天的学术讲堂,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日新月异,但融通中外、文明互鉴的价值追求始终如一。本次上海大学外国专家大讲堂有效践行与深化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内涵,象征着中外语言、思想与文化的深层次互动,通过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在共识中凝聚理解,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平等对话与和谐共生提供了现实路径,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思想与文化根基,让世界各国文明在互相融合与启发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张彩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