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护航进博,志愿链接中外——上大外院“小叶子”闪耀第八届进博会

创建时间:  2025-11-14  华阳    浏览次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一场国际盛事,汇聚了全球目光。在这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盛会中,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小叶子”志愿者们以专业与热情,在不同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曾获得“青春上海”公众号宣传报道,是进博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责任诠释志愿精神,用语言搭建沟通之桥。让我们走近各位“小叶子”,聆听他们的进博故事。

洪玉敬:直面挑战,践行细致与责任



洪玉敬是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也是本届进博会“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分论坛的志愿者小组长。尽管是首次参与进博会,她早已积累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等多项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经验。“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一直是我本科期间未竟的心愿。如今终于圆梦,内心满是喜悦与期待。”她始终怀揣着对志愿服务的热忱,盼望着在国际舞台上开阔视野,与行业嘉宾、外国友人暖心交流。

作为分论坛组长,洪玉敬主要负责对接老师、陪同嘉宾巡馆及VIP接待。论坛开始前两天,她临时接到陪同嘉宾巡馆的任务,这对方向感一般的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她与小伙伴提前探馆、认真记录路线,最终圆满完成引导,并获得负责老师的认可。“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细致与责任的分量。”

石丽媛:在服务与宣传中书写青春高光



石丽媛是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分论坛志愿者的身份,承担着VIP室外籍参会代表的候场与入场引导工作,同时还要耐心解答国内外嘉宾、观众的各类咨询,用细致服务保障论坛有序运转。这份岗位让她得以融合多元经历:作为外语人,用流利的英语对接全球商务精英;作为党员,勇于担当积极为中国代表提供会务支持;作为人工智能研究院实习经历者,见证全球行业深度探讨;作为翻译爱好者,亲历顶尖同传的精彩交互,每一幕都成为难忘的进博记忆。

此外,石丽媛还加入了上海大学进博会宣传组,先后完成上大文创、室友在进博、后勤致谢、进博收官四篇推文,累计浏览量达2.5万次。其中,“室友在进博”篇被青年报×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成为她志愿服务中的“高光时刻”。她以专业素养搭建沟通桥梁,用责任与热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王玉琪:于细微处坚守耐心与精准



王玉琪是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深度参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探索增长之路:美资企业在华发展新引擎”闭门会志愿服务,主要负责场外签到与指引工作。参会者的证件类型多样、信息复杂,她始终保持耐心沟通,快速精准地核对每一份信息,顺利完成了所有签到任务。

面对复杂的场馆布局,王玉琪提前熟悉各会议室与展馆的位置,确保能为参会者提供清晰准确的路线指引。相较于巡馆活动中感受到的进博会多元魅力,闭门会的深度行业对话让她更直观地体会到经济领域交流的严谨与专业,也让她更加明白,细致与责任是做好志愿服务的关键。

向丹丹:以干促学,传递志愿热忱



向丹丹是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这是她首次参与进博会志愿工作。此次她投身由联合国工发组织与商务部联合主办的虹桥论坛“自贸园区建设助力工业创新与全球贸易”,并承担论坛配套的巡馆服务任务。入学以来,她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活动,短短一年间累计服务时长已超300小时,成为“小叶子”是她志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叶草”展馆的每一层都留下了向丹丹的足迹与思考。从0米层到8米层,再到16米层,随着脚步不断攀升,她对展馆的认知逐步深化,更对祖国日益强盛的形象有了愈发具象、深刻的感知,这份自豪感成为她服务的不竭动力。在签到台,她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协助各国论坛参与者完成签到、引导入座,用贴心服务让每一位友人感受到便捷与温暖。同时,她还结识了一群热爱志愿、热忱奉献的“小叶子”,大家身着统一红西装携手协作,让“中国红”在展馆绽放光彩。

汪语晨:感受开放,感受中国声音



汪语晨是2023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岗位位于会议中心,日常负责论坛及配套活动的嘉宾引导与会场秩序维护。这里是思想碰撞的核心区域,她亲身感受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脉搏,见证了一场场经济论坛的成功举办,也看到各国嘉宾在交流中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汪语晨切实体会到语言专业在促进国际交流中的实际价值——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理论,而是能真正搭建文明交流互动的沟通桥梁。也正因如此,她更加坚定了用专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的信念,希望未来能在更多国际场合发挥自己的所长。

杨昕悦:用心讲好讲活中国故事



杨昕悦是2024级英语笔译专业学生,此次担任进博会中国馆的讲解员。置身于“中国新发展,世界新机遇”的展区中央,她每天都会向中外来宾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从“月壤样品”模型到“深海勇士”装备,从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到“双碳”目标的推进进展,每件展品背后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她都讲得认真又鲜活。

最打动她的是,每当介绍到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时,不同国家的观众都会不约而同地点头赞许。她明白,这份认可不仅是对展品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开放共享理念的认同。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她深刻体会到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真诚愿望,这段经历也激励着她未来要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传递好中国声音。



“小叶子”们的身影,是进博会上最动人的青春风景。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坚守责任、奉献热忱,不仅锻炼了沟通协调、应急处理等综合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开放、合作、共赢的时代意义。微光成炬,温暖可及。上大外院“小叶子”以青春之名,为进博注入蓬勃的志愿力量,也在世界的舞台上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上一条:户思社教授与日语系教师座谈

下一条:2025年上海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议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