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在B420教室举办了中国与法语世界系列讲座第十讲,邀请耳光播客MCN机构CEO朱婕女士开展了题为 “赋能、破界、共创:新媒体引领的外语学习新生态与就业创业新维度”的讲座。主讲人朱婕女士凭借丰富的跨界经历与深厚的行业积淀,为法语系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启发性与实用性的分享。本次讲座由法语系赵倩博士主持,法语系副主任向维维副教授、顾晓毅博士、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等19位师生共同参加。
讲座伊始,赵倩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人朱婕女士的个人背景。朱婕女士本科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语(经济贸易)专业,硕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电影学专业,目前是上海五至七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耳光播客MCN机构CEO、播客《聊养院》首席主播、国内知名影评人、影视策展人,身兼多重身份,作为法语优秀学人,兼顾学业、事业与家庭,以其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成长路径为小语种学习者提供了宝贵借鉴。
讲座的第一部分,朱婕女士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求职和创业阶段的经历。在求职阶段,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语频道,担任主持人与记者;随后出任国内最早独立电影网站迷影网海外版负责人,深耕电影领域;在现象级综艺《锋味》的制作中,从小编剧逐步成长为现场导演,辗转新西兰、挪威等多地取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21年,她在疫情期间毅然创业,创立耳光播客MCN机构,如今已签约超100位主播和KOL(在特定领域具备专业知识和影响力的人),统筹400余场电影首映礼,并连续3年担任上海市夏季露天影展总策展人,同时作为播客“电影聊养院”首席主播与国内知名影评人,持续输出深度内容。这一系列的经历使朱婕女士完成了从打工人到创业者的精彩蜕变,向法语学习者展示了更多的可能。
接着,朱婕女士深入阐释了法语的跨界价值。她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职场“敲门砖”。凭借法语优势,她成功获得与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吕克・贝松等国际知名导演的专访机会,在戛纳电影节等国际场合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在《锋味》剧组中,她通过法语与知名大厨建立专属沟通圈层,化解合作难题。正是法语与电影、经贸等专业领域的结合,让她形成了独特的复合竞争力。

针对创业与就业,朱婕女士分享了她的实用经验。首先,创业需明确方向与盈利模式,充分整合自身资源,找到合拍合伙人,同时客观评估风险承受能力;招聘时,企业更青睐简历有亮点的候选人,如明确的语言等级、突出的专业技能或相关作品案例,注重求职者的性格与岗位的适配度,另外实习转正与内推是进入优质企业的重要渠道。她从招聘者的的视角出发,分析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对同学们发展目标的确立和求职简历的制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关于小语种未来职业走向,朱婕女士提出以语言为核心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谋求发展的逻辑。她建议同学们将法语与兴趣领域(如电影、时装、美食、新能源等)深度结合,构建专属能力矩阵,并指出当下的潜力岗位包括跨境商务专家、跨文化内容运营者、小语种AI训练师以及国际组织或政府机构相关职位。面对AI的冲击,她强调,人工智能虽能解决基础沟通与信息筛选问题,但无法替代深度共情、复杂谈判等人类互动场景,语言仍是传递文化内核、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
在讲座尾声,赵倩老师对朱婕女士生动精彩的分享表达了诚挚谢意,高度肯定了朱婕女士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根据其就业、创业之路总结出努力、勇气、创造力、创新四大关键词。随后赵倩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对在座学生给出建议:低年级的同学要苦练专业本领,夯实语言基础,可以通过法语听写练习提升法语水平,继而深耕文化内核,而非仅仅停留在将语言当作工具的层面;高年级的同学可以结合兴趣规划职业方向,找到兴趣与法语技能的平衡点,多关注目标领域动态,通过实习与实践积累经验,善用内推与资源整合;同学们要充分利用法语学习的独特优势,既在语言学习中提升专业水平,也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工作技能,提升实践素养。

最后,在互动环节,大家就电影行业入门、创业业务拓展、留学与回国选择以及勇气培养等问题与朱婕女士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大家的提问,朱婕女士结合自身经验、行业动态与时代背景给出了详细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解答。
本次讲座通过真实案例与实用建议,为法语学生破解职业困惑、明晰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指导,让在场学生深刻认识到法语的多元价值与跨界潜力,帮助其思索如何认真学习,成长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法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