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外交流 - 正文

朱振武教授应邀出席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创建时间:  2013-06-26  刘佳    浏览次数:


689日,朱振武教授应邀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二届年会暨现当代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并担任大会主持。
会议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研究论坛》等单位联合举办,近200位中国学者以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近30位国外学者参加了会议。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聂珍钊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苏珊·斯图瓦特教授以及阿拉巴马大学教务长汉克·雷泽尔教授等都发表了讲话。在为期两天的大会发言与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就现当代英语文学运动与族裔文学、现当代英语文学的伦理批评、现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的族裔视角、英语先锋诗歌的当代实践与理论探索、诗歌形式的政治、现当代英语文学的传播与教学等议题展开了对话与讨论,特别是两组围绕"诗歌与绘画""诗歌的声音"展开的大会主题发言对于中国诗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
朱振武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诗无达诂,译无定规——以'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学生译作为例",其主要观点为:"诗无达诂",译无定规。两千多年前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里说的这句话在今天仍然适用。诗歌意义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是其魅力所在,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欣赏同一首诗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想,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首诗所产生的差异性之大自不待言。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的翻译自然也就大相径庭,切忌用简单单一的标准去考量诗歌的翻译。他的英语诗歌的教学实践更证实了这一点。
61617日,朱振武教授应邀到南京大学参加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英语文学研究。分议题主要包括:英语国别文学研究、英语文学与民族身份建构、英语文学批评与理论视角、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以及中国作家与英语文学等。朱振武教授在分会场上做了"全球化与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世界性意义及其发展态势"的发言。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三届年会增选了三位常务理事,朱振武教授是其中之一。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供稿)




上一条:朱振武教授应邀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讲学

下一条:朱振武教授应邀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