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11月20日
交流信息、激励人心、引领舆情、记录历史!
要闻
11.11:外国语学院召开全院大会暨第三届学术节闭幕式
11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J201召开了全院大会暨第三届学术节闭幕式,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和获奖研究生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党委书记施雯老师主持。大学外语教学部副主任戴朝晖老师、党委副书记王国建老师、党委副书记张新玲老师分别上台就大学英语教学在大类招生中的第二年课程设置、学生第二课堂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学院宣传工作和工会各类活动进行了介绍和汇报,不但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同时还积极发动、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到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切实为学院的大力发展做出贡献和奉献。
紧接着学院大会举行了第三届学术节的闭幕式,院领导分别给学术节投稿论文获奖师生颁奖,同时对在校第九届运动会中荣获集体和个人前八名的老师颁发了奖状。最后院长周平老师对学院大会和学术节进行了总结陈词,分享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充分表扬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老师们,尤其是学院教授和外聘知名教授的积极参与学术节,提高了学术节的层次和美誉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部分老师失去这样机会的遗憾。
本次学院大会暨学术节闭幕式在周平院长宣布闭幕后圆满落幕,但也预示着期盼新一届学术节的到来。
(黄澄 供稿)
11.17:外国语学院赴华东师范大学调研
2011年11月17日,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一行在施雯书记和周平院长的带领下,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调研,受到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张春柏院长、黄薇书记以及相关领导人员的热情接待。
周平院长首先介绍了我院在上海大学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瓶颈,张春柏院长在充分肯定我院的发展特色和改革举措后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和意见。随后,分管各项工作的学院领导与对方相关人员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讨论。
此次调研活动加强了我院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有助于我们拓展思路,抓住改革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宣传了上海大学和外国语学院,取得了预期效果。
(曾桂娥供稿)
11.20:2010年度我院承担科研项目总数名列文科学院第六
近期,2010年度我校文科学院承担科研项目统计数据公布,我院继续保持文科学院中承担科研项目总数的前列位置,在我校19个文科学院中位居第六名。2010年度我校文科学院、部门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9项,我院共承担5项,约占学校总项目7.2%。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我院排名第二,仅次于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共44项,我院排名第九;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计12项,我院未承担此项目。科研项目是彰显学院学科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些重要项目获得立项提升了我院整体学科实力,对营造我院良好的科研氛围、发挥我院影响力等发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李青 供稿)
11.14:"一言改变世界"总结——记上海大学第十届英语演讲比赛
10月12日晚,由上海大学教务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上海大学第十届英语演讲比赛暨2011"外研社杯"全国选拔赛在万众瞩目中成功落幕。法学院10级选手程涛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将代表上海大学参加上海赛区复赛。此次英语演讲比赛,无论从其规模、影响力还是专业性角度,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从这里开始,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外研社杯"(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英语演讲赛事。大赛旨在为全国的英语学习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展示自身英语实力,沟通交流,锻炼和提高自我综合能力的良好平台,广受英语学习爱好者欢迎。而上海大学赛区的选拔赛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通过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脱颖而出。如2009年外语学院娄燕群同学荣获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第七名和最佳语音奖;2010年王奇君同学荣获"外研社杯"(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全国二等奖。今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选拔赛上海大学赛区的第一名,代表上海大学参加于11月12日在上海电力学院举行的上海赛区复赛,上海赛区的前三名将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高手对决,尽显英才本色。优秀的人才,从上海大学的小舞台,逐步登上更为广阔的大舞台。
二、规模空前,掀起一轮英语演讲热潮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本届选拔赛掀起一轮英语演讲热潮。通过前期各个渠道的宣传,总共有一百多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参加比赛,其中社区学院新生报名尤为踊跃,理学院、材料学院、环化学院等理工科学院的学生以及文学院、法学院等人文类的选手,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本届比赛参与人数之多,年级跨度之大,涉及专业范围之广都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而从报名到决赛,此次比赛历时两个月,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在这两个月的过程中,选手们从选题、内容以及演讲技巧等各个方面积极准备,迎接每一轮的挑战。尤其是在每次比赛前,选手们拿着稿子在比赛场外紧张准备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选手们对英语演讲比赛的重视程度,更从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对于英语演讲的热爱与执着。
三、专业比赛,让选手满载而归
此次比赛流程规范,覆盖面广,代表性强;赛程设计合理,赛制严谨,评判严格,保证公平、公正;比赛形式丰富,多角度展现选手的演讲水平与综合能力;着力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思辨能力与文化沟通能力。因此,无论选手成功或者失败,均可以从中感受到专业英语演讲的魅力以及领会其中的技巧与奥妙。
选拔赛流程规范,分为初赛、复赛、决赛,每场比赛按照主办单位要求开展,初赛115人分为三组开展,共有三十名选手晋级复赛,复赛选前十名晋级决赛;赛制严谨,评判严格,每场比赛前都严格评审评分标准,谨慎设计比赛环节;从初赛的仅仅三分钟定题演讲,到复赛中定题演讲与即兴问答相结合,到决赛中定题演讲、即兴演讲与即兴问答三者合一,每个环节均遵循了专业比赛的基本程序,考察了选手的演讲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评委团专业,增加了比赛的权威性,从初赛到决赛,评委们都有着丰富的演讲经验,法学院执行院长李清伟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冯奇教授和庄恩平教授以及外教Jeff Welfel博士等8位资深老师担任本次决赛的评委,评委团角色分工明确,两位question masters犀利的问题,让选手们真正展示了临场的应变能力与演讲风采;命题立意高远,为"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思辨能力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比赛中,有的选手从立志谈起,说Inspiration可以改变世界,Motivation可以改变世界,或者Apple可以改变世界;有的从社会热点出发,认为Charity可以改变世界;有的从情感说开,认为Enthusiasm、Love或者Forgiveness可以改变世界等等。可以改变世界的词有很多,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有的用正反对比论证,有的用例证,有的用比较等各种方法,处处彰显着演讲者的智慧与思想。
四、意义深远,细水流深的英语演讲
此次英语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从宏观层面上,有助于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国家人才战略目标,也符合上海大学按大类招生进行通识教育培养的理念,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从微观层面上,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英语学习的潜能,同时改变英语学习的观念,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提升,更是各种常识与知识的综合应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扩大知识面,在不断锻炼中提升自己,才能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英语演讲能力的提高是可以训练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相信上海大学的英语演讲事业细水流深,培养出更多英语演讲之才。
(于梅欣 供稿)
11.14:我院召开教学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1月14日上午9点,我院教学委员会全体成员在C302会议室召开了第二次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教学委员会主任庄恩平教授主持。
教学委员会自成立后于7月14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拟定了《外国语学院教学委员会条例(初稿)》。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大类招生改革后全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课程选修课的设置方案,基本确定了语言类、商务类和文化类主要课程的数量和名称。大家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可能碰到的问题和矛盾畅所欲言,献言献策。
另外,本次会议还广泛征求委员会成员对委员会工作具体细则的修改意见,以便出台更切实可行的《外国语学院教学委员会条例(修改稿)》,更好地指导学院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迎接新的挑战。
(唐青叶 供稿)
11.09: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学员到外国语学院交流学习
11月9日下午,正在上海大学参加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几位兄弟院校辅导员来到外国语学院C楼五楼会议室,与外院辅导员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活动。来自立信会计学院的邓娜、上海大学机自学院的肖平、上海师范大学的李瑶亭、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刘臻、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徐屹峰,以及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建和部分辅导员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王国建老师首先就外院的一些学生工作特色结合视频影像资料向前来交流的辅导员们做了展示,此外他还就上海大学辅导员职级情况做了简单介绍。随后,双方围绕辅导员科研情况、职称评定、生涯规划、学生工作特点及案例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立信学院的邓娜老师表示:上海大学在辅导员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是走在上海市前列的,来到外国语学院收获不小,她也会将信息带回自己学校,进行学习和借鉴。上外的徐屹峰老师坦言:尽管自己刚刚踏入辅导员行列,还没有深入思考思政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但培训和交流后,他会注意在这方面加紧提升自己。
外国语学院在与兄弟院校辅导员交流过程中也接触到很多其他高校的信息和特色,交流双方都受益匪浅。上海大学本次高校辅导员培训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力为主题,对与会的辅导员提出了科研能力方面要求的同时,使更多的辅导员意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与紧迫感,让辅导员在思考自己未来发展时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朱一佳 供稿)
学术经纬
11.09:外国语学院唐青叶教授参加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
我院唐青叶教授参加了2011 年11月9日至12日由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第12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提交大会的论文为"差异化表征:城管身份的话语建构"。随后又出席了11月11日至13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是The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Poverty in Chinese News Discourse。
(外国语学院 供稿)
11.17:外国语学院学术节讲座之跨文化交际的跨学科研究与探讨
11月17日晚,C五楼会议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掌声。原来是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庄恩平教授在此做 "跨文化交际的跨学科研究与探讨"的学术讲座。
此次讲座属外国语学院学术节系列讲座之一,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专职委员袁蓉和学院10级、11级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首先, 庄恩平教授向大家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起源,由于各国语言障碍,家庭越来越多元化,以及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然后,庄教授讲解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和在中国的发展。他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袁蓉老师就宗教的共识标准问题与庄老师展开了讨论,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还不是很熟悉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而在国内外,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庄教授希望通过自己及团队的研究,能把上海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课题打出品牌。我们相信,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的背景下,这个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鹿凤静 供稿)
11.18:香港岭南大学李波博士应邀来上大开设讲座
2011年11月18日下午,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高级授课导师李波博士,应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中心邀请,在上海大学校本部J101室举办了"双城记——20世纪初香港、上海报刊翻译小说中的语言杂合成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冯奇教授主持。
李波博士指出,在传统对翻译的认识中,翻译被视作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这种定义将翻译的现实情形简单化、模糊化了,特别是当特定历史时空出现社会剧变时,某种语言不同地区的方言呈现出交互影响的状态时,译文不能简单地被视作是"一种"语言,而实际上是不同语言成分的杂糅。20世纪初期,香港和上海的报刊翻译小说就体现了粤语、上海话、英语乃至日语等交相影响、作用、译文语言杂合的情形。
李波博士先对比分析了英文侦探小说The Brotherhood of the Seven Kings在20世纪初香港和上海的两种版本的译文(香港的《七王汇》和上海的《女首领》),指出这两种译文对原文的不同删减处理、对女性形象的不同改写以及语言杂糅现象的不同体现;接着以香港翻译小说《虚无弹》和上海翻译小说《眼中留影》为例,剖析了20世纪初上海报刊翻译小说中的粤语成分,进一步论证了20世纪初的香港翻译界和上海翻译界,是一个"众声喧哗"(heteroglossia)的杂语世界。
李波博士的讲座开阔了我院师生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其研究体现了"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论证"的特性,尤其是在充分论证方面,李波博士从多方面查询资料,挖掘出香港和上海的人口性别比例等其他种种社会史实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种多维度、多领域的夯实论据面前,该讲座体现了研究者严谨论证的科研品质,而这种多层次的夯实论证也正体现了研究的本质,相信这也是外国语学院师生等广大听众最受益匪浅之处。
(温年芳供稿)
11.18:我院英语系教师王晓元博士参加"首届清华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
"首届清华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 于2011年11月18日-20日(17日报到)在浙江财经学院举行。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代表齐聚杭州,就翻译学和跨文化研究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开展深入讨论研究。该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与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办,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
我院英语系教师、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元博士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除在分组会议上宣读论文外,还主持了一场大会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决定,第二、三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的承办单位——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翻译研究中心供稿)
11.08:外国语学院2011年度光华奖学金获得者报告会
11月8日下午6点30分,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于校本部C楼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光华奖学金获得者报告会。报告人分别是外国语学院2009级语言学专业的申娟同学和2010级文学专业的舒云童同学。两位同学围绕论文写作与发表展开了报告,并热情回答了听众的问题。
申娟同学着重强调了学期期末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她认为期末论文写完后要积极请教导师,请他修改。在论文创新方面可以侧重于语料及方法的创新。平时要密切关注自己研究方向的前沿与动态,充分利用学术期刊以及网络数据库等资源。
舒云童同学详细描述了自己发表论文的过程及细节:首先要找到兴趣点,然后广泛搜集理论书籍与期刊信息,接下来开始写稿,注意"文献综述"部分要写出与前人不同的东西,之后必定经历一个痛苦而反复的修改过程,这时一定要有耐心并尊重导师的建议等等。她认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和论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写作的灵感并有所创新。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给予两位报告人热烈的掌声与钦佩的目光。大家纷纷就自己感兴趣和有疑问的话题向两位请教,如选题、发稿、选择期刊以及如何创新等。两位同学积极应答并与大家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整个报告会既充满严谨的学术气息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沟通,令大家受益匪浅、意犹未尽。相信通过两位同学的经验传承,外国语学院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论文。
(郭昕 供稿)
喜讯
我院四项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获市级、校级立项
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和学校号召,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跨学院组队,共组建了七支团队参与本年度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经过一个月的申报、评审和审核,外国语学院09级丁一心与国际交流学院阿其兹等留学生联合申报的"中外学生结对语言实习实践平台建设"、外国语学院09级陈超群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王晓娜等同学联合申报的"通过建设外文戏剧网络平台传播外文戏剧文化"两个项目荣获市级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立项,09级曹晓薇等同学申报的"通识教育背景下的SUPER英文报"和10级邹睿等同学申报的"品读经典,白鸥引领校园读书新热潮"两个项目荣获校级项目立项,其余三个项目也作为院级项目立项。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余丽娜 供稿)
简讯
11.09:"日本研究交流中心"成立
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同意成立"日本研究交流中心"为外国语学院院级学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报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备案。
(外国语学院 供稿)
11.09:外国语学院与国际交流学院举行学生工作交流会
11月9日上午,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杨静一行4人来我院交流。学院党委书记施雯、副书记王国建及辅导员代表与他们一起座谈。
王国建老师首先介绍了我院学生工作的进展包括莎士比亚戏剧节、"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电影电视"双节"工作、爱心小学、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并表明我院欲加强与国际交流学院的合作的愿望。
杨静副院长对我院工作表示赞许,并指出在国际化和大类招生背景下国际交流学院与外院合作的重大意义。随后,双方就新年晚会、社会实践及学生团体合作等事宜展开了自由交流。
(刘飞 供稿)
11.10:日本龟甲万公司来我校开设宣讲会
11月10日,日本龟甲万公司来到上海大学面向全校大四毕业生开设公司宣讲会,目的在于选拔优秀的毕业生赴东京本部就职。
日本龟甲万公司特别重视此次在上海大学的招聘活动,从总公司派出人事部组长田尻佳彦和人事部认定讲师铃木和宪来到上海大学,向应届毕业生们宣传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对新进人才的培养方式等。
同学们对去海外工作的机会也非常感兴趣,并表示赴日工作,不仅能够亲身感受日本企业文化,而且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国际化合作的体验和认识都有极大的帮助。
(韩璐璐 供稿)
11.10:上海外语频道采访日语系
11月10日下午,上海外语频道新闻部来到上海大学日语系采访,日语系主持工作副主任董永杰老师代表日语系接受了采访。2012年是中日恢复正常邦交40周年,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上海外语频道预制作一期特别节目。
董永杰老师介绍了日语系的情况: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日语系"一枝独秀"小班上课,重点培养日语人才;建立了数个国内和国际的实习基地;与日企龟甲万公司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将和日本静冈县建立一揽子合作项目。
此次访问有助于上海市广大市民了解上海大学日语系的教学领域、社会实践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有利于日语系和其他各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
(韩璐璐 供稿)
11.12:我院学生获"21世纪•华澳杯"大学生英语大赛一等奖
11月12日下午,第九届华东地区"21世纪•华澳杯"大学生中澳友好英语大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拉开帷幕。在外国语学院雷婷老师的指导下,我院本科生王亚杰同学喜获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办,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澳中理事会协办,并得到了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澳大利亚相关代表机构、企业和其他部门单位、21世纪英语报的大力支持。自2006年以来,我院连年派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这一赛事,每年都有不凡的收获。
(于梅欣 供稿)
11.12:我校学生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二等奖
11月12日下午,"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的比赛在上海电力学院正式开赛。经过前一阶段上海大学第十届英语演讲比赛的层层选拔,我校法学院10级本科生程涛从全校1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在外语学院指导老师虞怡达的带领下,代表上海大学参加此次上海赛区的决赛,并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于梅欣 供稿)
11.14:日本爱知大学访问日语系
11月14日上午,日本爱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周星教授来到日语系访问,董永杰老师代表日语系在C605接待了周星教授。
董永杰老师简要地介绍了日语系近两三年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国际交流项目等基本情况。周兴教授表示非常愿意和上海大学日语系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双方达成初步协定,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流,邀请爱知大学的教授来我校讲学,派我校老师去爱知大学研修等。
此次会面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增加了学生的海外学习机会。同时,对扩大日语系和日本爱知大学的交流合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璐璐 供稿)
11.17:外国语学院与社区学院人文大类辅导员举行工作交流会
11月17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社区学院人文大类辅导员一行来到外国语学院进行工作交流,受到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庄恩平、党委副书记王国建等领导和辅导员们的热情接待。
王国建老师首先从"学科竞赛为引领、专业社团为基础、创新项目为载体、海外交流为途径,重视社会实践,专业学工合作"六个方面阐释了外国语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应用人才"的育人目标。随后,人文大类组长勾金华结合前期调研数据,从整体特点、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期望、对通识类课程的看法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人文大类学生的特点及需求。
双方就如何通过专业竞赛提高大类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如何将专业学院学生社团与创新项目引进社区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双方都希望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搭建平台。
(余丽娜 供稿)
11.14:大外一支部邵庆华老师事迹介绍
大学外语教学部直属第一党支部的邵庆华老师于2011年4月中旬不慎左脚踝骨折。让师生们非常感动的是,她绑着石膏,拄着拐杖,坚持带病上课。每周18节课,整整一个半月,她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各种困难。当同事们建议她请人代课时,她回答得很淳朴:"我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不想因为我而让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
就这样,她在伤病期间不但没请过一天假,而且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她的言行体现了一名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了一名青年教师的高尚师德,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大外一支部 供稿)
11.07:外国语学院E-Zone 研究生英语沙龙系列报道
11月4日晚,同学们如约而至来到艺术中心西门厅参加E-Zone活动。这次E-Zone的朋友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也很广,他们中有一小部分已经参加工作,大部分是来自机械自动化、有机化学、马克思主义等十多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的本校学生。大家自发的围坐在一起,组成小组,侃侃而谈。后来,四位国际交流学院的外国朋友的到来使气氛更加活跃起来,整个西门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本次E-zone的话题是"异地恋"、"远离家乡"、"娱乐和学习"以及"旅游"。关于"异地恋",来自爱尔兰的Brian认为不会长久,并谈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当谈到"远离家乡"时,有同学提议让马梅梅同学唱一下,她的歌声震撼了全场,我们回以热烈的掌声。Deirore Kiely 给大家介绍了她们的国情、经济、教育以及法律。
两个小时一闪即逝, E-Zone向大家呼吁:如果您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如果您想结交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从事不同行业的好友,如果您想挑战自我、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就来E-Zone吧,把学英语变成一种乐趣,并把这种快乐一直延续下去。
(阚丽君 供稿)
欢迎针对《动态》形式和内容提供建议!
让我们共享忙碌的外国语学院人信息!
让我们忠实记录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
信息和建议请发至:sdwydt#163.com
审核:张新玲 本期编辑: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