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金课’有我——推进研究型挑战性教研活动”于4月24日顺利举行。该教研活动结合教务处“示范课堂”申报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研究型挑战性课程”的实施,由课程观摩与教学研讨两部分组成。
4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外语学院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在宝山校区A223教室进行的课程观摩,该课程为外语学院张新玲教授的大学英语A级(3)。同时教务处许科副处长等也参与了课堂观摩活动。该节课重点处理了学术英语中撰写调查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其中包含如何寻找高质量信息、如何引用文献,旨在为学生撰写报告搭好脚手架。学生在课中不但需要就所学内容进行展示,还需要就自学部分提出疑问。张新玲教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了点评,同时就学生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
课后,教学研讨紧接着在C512举行。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邓志勇教授以及我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出席了此次研讨,研讨会由外院青年联谊会会长虞怡达老师主持。研讨邀请了五位教师发言,其中三位在18年申报了研究型挑战性课程认定,两位准备在19年进行认定申报。
首先,张新玲教授就刚完成的大学英语A(3)的一堂课进行了总结。大学英语A级作为外院教改的排头兵近些年举措频出。张新玲教授强调了团队的协作力量,同时就A级难度问题进行了回应,她指出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跳一跳能碰到的难度都是可以接受的,大学英语的教学不应仅满足于日常交流,更应当提升档次,比如进行一定的学术规范训练,促进学生改变观念。陈丽江老师接着就自己开设的浮士德和德国文化课程分享了心得体会。陈老师一边分享,一边通过电脑投屏展示超星建课的成果。从技术菜鸟到自如操作,从超星“操心”到对比自己几轮课程的进步,陈老师总结道金课的打造,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过程。之后,虞怡达老师分享了核心通识课跨文化沟通中一个课程案例。虞老师分享的课程案例以读故事、小组领任务思考的方式串起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利用外语来进行内容学习,每个故事对应一个问题,每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随后两位准备在19年申报认定的教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龚萍老师申报的课程为阅读与思辨,她从目前学生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也希望政策制定方能够进行一定的顶层设计,避免学生疲于应付过多课程;吴羊老师的学术英语写作(经管类)向大家展示了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大纲,将语料库研究成果融入学术英语写作的课程中,同时对督促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展示了学生的学术写作成果。
五位老师发言完后,与会教师就课程项目和任务的设计和考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邓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各位老师的付出和努力,表示学院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教改,例如现已公示的19年度外院“自强计划”,对教育教改、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
这是外语学院举办的第二次“金课有我”的教研活动。在推动我校课堂教学革命,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路上,我们从未缺席,外语学院18年申报13门研究型挑战性课程并获批。我们将不忘初心,持续对课程和课堂进行打磨和提升。
(外国语学院青联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