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上海大学“体验语言的魅力”优秀高中生夏令营开营

创建时间:  2021-07-05  朱一佳    浏览次数:



7月3日上午,上海大学2021年“体验语言的魅力”优秀高中生夏令营活动在校本部D215教室顺利开营。本次夏令营活动采取线下体验与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开展,共吸引60余名优秀高中生报名参加。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陆瑾,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邓志勇,院长尚新,党委副书记贾小琴,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招生主管叶亮共同出席了当天的夏令营活动。



开营仪式伊始,邓志勇书记代表外国语学院向参与本次夏令营活动的营员致欢迎辞。邓书记在致辞中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学生的金句鼓励参与夏令营活动的高中学子,努力将自己锻造成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希望通过夏令营活动可以体悟大学之道、处事之法和语言之魅。

开营仪式结束之后,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彦春以《通向国学双语之路》为题做了主旨分享,分享由贾小琴老师主持。赵老师从语言与生活的显微关系视域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蕴藏在语言载体背后的形而上本体,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学元典,解读“以经译经,以诗译诗”国学双语翻译原则,带领学生领悟言语之器、善译之道。

下午,聂清副校长和陆瑾主任来到夏令营会场看望参营师生代表,高度评价外国语学院在积极承办优秀高中生夏令营活动,助力学校招生宣传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参与夏令营活动的优秀高中生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问候。随后,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教授以《面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为题做了发言。户教授以中国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出发,从国家竞争力中的软实力表现为题眼,延展至作为国家软实力竞争重要影响因子的外语专业的的本体论意义的探讨。户教授认为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基本技能的积累与提升,更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思辨与自我批判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叮嘱后生努力培养全球视野,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扮演角色;孜孜不倦追求真理、追求知识,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培养创新精神,让生活充满发现的颤抖和激动。

最后,原上海海事大学外语系主任、语言文化中心主任左飚教授以《朗诵与演讲艺术》为题做了主旨分享。左教授以区分朗诵与演讲艺术的异同为切入,从朗诵重思辨、演讲重情感出发,分享了以语言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以及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表达技巧。讲座过程中,左老师通过遴选中外名人的经典演说词,结合朗诵与演讲艺术的特质与表达技巧等因素,同现场营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互动,让营员充分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体验到了作为艺术的朗诵或演行为内在的价值维度与情感深度。



“体验语言的魅力”夏令营活动由上海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是上海大学2021年度优秀高中生夏令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夏令营活动旨在通过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和主题选择,将外国语学院“开放、包容、进取”的人才培养理念前置到高中生群体中,做好“两高携手”的前瞻性布局,让更多优秀高中生走进上海大学、走进外国语学院,帮助其拓展高中生学科视野、培养创新批判性思维、提升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助力高考,圆梦人生。






上一条:英语系教工一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条:专题组织生活会|建党百年,初心弥坚 ——英语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七一专题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