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导论》第一讲顺利开讲

创建时间:  2025-09-26  华阳    浏览次数:


9月22日上午,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导论》课程第一讲在宝山校区C220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课程以“立德树人理念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题,由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尚新教授主讲,授课对象为2025级英语专业全体新生。

课程伊始,尚新教授系统介绍了《英语专业导论》的课程定位、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内容安排及考核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对专业学习的整体认知。



在授课环节中,尚教授首先针对当前社会对外语专业的偏见误区进行辨析,批驳了“语言工具论”的片面观点。他强调,外国语言文学是一门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其核心在于人文精神的涵养与思维方式的塑造。随后,尚教授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即培养具备“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素养的高层次人才,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指出外语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此基础上,尚教授引入“语言世界观”的概念,通过对比中西方语言结构与思维逻辑的差异,生动说明了语言不仅是沟通媒介,更是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载体。他以《红楼梦》为例,具体分析了中西方在伦理观与逻辑观上的不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内在联系。此外,尚教授还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强调新时代外语人才应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课程最后,尚教授以上海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展示了外语教学改革的前沿探索,鼓励学生积极拓展跨学科视野,成为语言能力、人文素养与创新思维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整场授课案例生动、互动热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认同与思辨能力。

课后,新生们普遍表示收获显著。课程不仅扭转了他们对英语专业的表层认知,更使其认识到外语学习是人文素养与思维深度的重要提升途径。不少学生认为,尚教授的讲解明确了外语人的时代责任——以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以世界眼光促进文明互鉴。同学们对未来的专业学习充满信心与期待,立志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专业底蕴、有国际担当的外语人才。

《英语专业导论》课程是英语系在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实施的创新举措,采用教授领衔、团队协作的授课模式,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强化专业启蒙教育。该课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撰稿:周悦然; 摄影:沈俊浩)






上一条:译启新程,语梦未来:外国语学院2025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召开开学前线上班会

下一条:上海市一流课程《AI+综合英语(1-3)》2025级开学第一课公开课顺利举行